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认识他的人,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的总经理。
他也因此获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模。
然而年过五十后,孙信昌却“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有权不用过期就要作废了”
,于是放松了思想改造,开始放纵自己和妻子,对贿送的钱物“来者不拒”
,终于在功成身退之际,晚节不保,身败名裂。
不知这老头儿少时可否读过公孙仪吃鱼的故事?要是读了,回想起来。
一定是很后悔的。
可见,坚守并非易事。
一人一时一事谨慎不难,难的是一辈子。
没有坚强的意志支撑坚守,说啥也是瞎子点灯。
唐朝名相魏征认为“善始者实繁,善终者盖寡”
,这也许是一时之“事实”
,并不就此说明“自古而然”
;然而,它确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如朱熹所说的“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
坚守其实就是一种境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含义自然也是不同。
年轻时坚守,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前进方向:中年时坚守,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人生退路;老年时坚守,则是进退自如品自高了。
一人要想保持内心的清静,品格受人尊重,一辈子都能安逸地生活,他就必须学会坚守。
明末清初,一位有名的诗人活到七十多岁去世。
时人评价他说,“如果他四十岁死,是烈士;如果他五十岁死,是名士;如果他六十岁死,是弄臣;如果他七十岁死,是小人。”
由此可见,在特别看重气节与操守的中国,有时长寿未必就是一件幸事。
一个官员懂得坚守,他会拒绝贪占成为一个清官;一个商人懂得坚守,他会放弃投机,财源细水长流;一个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人懂得坚守,他会拒绝慵懒和浮躁,时间久了,必能弄出洛阳纸贵的佳作。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一百多年以前说过:“只有抗拒**,你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
未能坚守,究其原因,有人对比自己的所得,内心失落,心态失衡,于是产生了赶快补偿的错误心理。
再一种是抗不住**,产生了及时行乐的想法,特别是在灯红酒绿面前,失去定力,“心花、头晕、目眩”
,对奢靡的生活由向往到痴迷,热衷于上赌场、进舞厅、泡小姐,终于“潇洒”
掉了自己的晚节。
再有一种是侥幸、冒险心理作怪,一些人自以为手段高明,无人知晓;或自恃德高望重,无人猜疑;或者抱着“冒险一次,享受终生”
的念头。
企望通过“博”
一把来“安享晚年”
,结果,自然是伸手必被捉,不仅赔进了自己的晚节,还连累了自己的子女。
对此,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特别让我感到痛心的是,有的人表现一直是好的,快要离休退休了,本来可以功成名就,可以很好地安度幸福的晚年生活,最后却搞得自己身败名裂。”
关于坚守,作家鲁先圣先生曾写过这样一段精辟的文字:在尚未成功的时候坚守自己,才不会失去希望;在紧要的人生关口坚守自己,才不会与机会失之交臂;在大功告成之时坚守自己,才不会功亏一篑。
在没有成功的时候坚守自己,是人生的意志;当功成名就之时依然能够坚守自己,则是人生的大意志和大智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