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过了几日,穆帝听取了豫王的建议,给了皇太孙‘慧明’二?字作为谥号。
太子党为了挽回劣势,又请立太子的次子慕容亦瑜为皇太孙,穆帝并未答应,以皇太孙是太子侧妃所出,不是嫡出,名不正言不顺给拒绝了。
忠王见?了,心中大定,打压太子的攻势愈加猛烈
了。
太子党自然不会轻易吃亏,自然又是对忠王泼脏水。
穆帝见?此,也并未阻拦,冷眼旁观起来。
朝廷上两党争的火热,连老百姓都知晓几分,京城里各处都在谈论着此事。
过了半旬,穆帝以太子私德有亏,纵容门下卖官鬻爵为名,罚去陪都洛阳自省;而忠王因修建正和塔不力,罚了三年俸禄,把?户部的刑部的差事交给豫王。
豫王为人严谨谦和,就在两党斗的火热的时候,豫王却时常关注着皇太孙的后事待遇,待太子谦恭,待忠王和气,大臣们都觉得豫王仁孝,在朝中愈发有声望了。
废太子之事渐渐不了了之,朝中局势平和起来。
就在这时,谢琰上书穆帝请开海禁之事,当然朝中古板大臣是坚持反对的。
海禁乃是开国之策,怎么能轻易开海禁?
最为反对的就是朝中的勋贵,英国公抢先跳出来,执着笏板指责谢琰道:“谢大人所提出的海禁请恕臣不敢苟同,禁闽、广、淮、浙海舶商贩出海乃是太祖所定的国策。
我天朝上国,物博民丰,何?须出海易物?且,沿海海寇肆掠,百姓苦不堪言。
依微臣看,海禁不能开!”
谢琰这次上书,自然是做好万全准备来的,他说服了一些翰林院和御史台的官员,论打嘴仗这?些人怕过谁?就连穆帝他们都敢上奏,何?况勋贵耳?
谢琰当先走出列,奏道:“回陛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虽然是俗语,但却很是实在。
前朝虽国小军弱,但是广开海禁,使得沿海诸民民熙物阜。
如今我大燕疆域广大,但沿海却因海禁之事造成百姓日益贫穷。
故而,微臣请陛下开海禁。”
英国公冷笑着质问谢琰:“谢大人的意思是太祖有错?定下的国策也是错的?”
谢琰不改其色,沉着道:“太祖自然是没错的,开国之处海上动乱不堪,大燕立国不稳,这?时海禁之策自然是适宜的。
可是时殊事异,开国之初是因为海上贼寇横行才海禁,可是现在海寇变本加厉,并没有因海禁变好。
海禁也并未真正禁海,禁的不过是平民百姓。
据臣所知,不少勋贵世家常常和沿海巨商勾结,贸易海外。”
谢琰说完,将证据让小黄门递给谢琰。
英国公虎眼微凝,心里忐忑不已。
穆帝接过奏折,细细翻看了一番,黑眸沉沉的瞥了一眼英国公。
最后,穆帝下旨开放沿海区域,并在明州、秀州、密州设立市舶司,负责检查进出船只商货、收购专卖品、管理外商,让内阁的余阁老住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