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傅正贺此人心狠手辣,做事果然?。
谢琰可不相信没有这?位的包庇,尤然?会那样的嚣张放肆。
只怕孙皓断腿的事情就是为了给他们剩余的这?些士子做一个杀鸡给猴看的样子罢了。
谢琰先拿出了自己的笔墨和砚台放在案上铺开,没过一刻钟,兵士就下发了试卷和草稿纸。
谢琰接过来,打开一看,是一道策论和两道制艺题和一道诗词。
策论题是:介甫于神宗年间变法,变法利在何处?弊亦何处?介甫就是王安石,就是问王安石变法利弊在什么?地方?谢琰还?记得,以前历史老师侃侃而谈王安石变法冗兵冗官冗费。
冗兵是指宋朝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政策,对辽、西夏等国的战争,“养兵之费,在天下据七八”
但是军队开支花掉财政支出的七八成,但是军队战斗力依旧不行,是为冗兵;通过恩荫捐官的人数量越来越多,内外官已达一万多人,“十?倍于国初”
,导致了冗官。
不过新法还?是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谢琰继续就王安石变法一些措施就详细论述,就如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
谢琰在这?片策论里还?是站王安石变法失败了的,比较历史的客观事实。
接下来的是一道题是五经里的制艺题,题目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谢琰这?些日?子也算是做惯了许多八股题,自然?是胸有成竹,这?句话出自《论语》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是一道很明显的截搭题,只截取了上句,而没有要下句。
截搭题做惯科举试题的士子都知道,像这?道题就只能截取上半句来解释,若是所做的文延伸写了下句的意思,便是不合格的。
首要的就是破题,用简洁的两句话破全题要义。
谢琰微微思索一番,写了几个破题在纸上,最终还?是选了自己觉得最方正的一个。
他其实一直很擅长写华丽的文章,但这?种?类型一向不讨喜欢,他之前还?去书店里买过知府知州出的文章或是诗集,都是喜欢古朴大方的,便为了迎合他们选择了最合适的破题。
谢琰的破题是: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翻译过来意思就是如果人民致富于下,国君当?然?会治富于上。
谢琰在里面用了一个很新奇的思想,就是用财政杠杆代替税收政策。
这?个也是他以前学过一点经济学的皮毛,在那里侃侃而谈,谢琰将凯恩斯主?义主?张的赤字理论结合自己的语言写成了八股文,写在此处既新奇前卫又深刻,想必能让阅卷官们眼前一亮吧。
俞知府走?到谢琰跟前,细细的品味着?这?篇文章,一时间看的入迷了。
王知州看他在那站着?不动了,也是好奇,跟着?去看,这?小童生写的文的确是精致隽永,若减一字难以深刻,若增一字则显多余。
实在是上佳之作,单看此文,就算得不了府试第一,也至少是前十?了。
一时间,竟然?两位大佬都站在谢琰身后看文。
谢琰向来是写文入迷了,也没觉察到,继续奋笔疾书。
王知州让兵士来对信息,才知晓这?少年名唤谢琰,才考取了安县的案首,这?等文采拿下案首也是合情合理的。
俞知府正看到兴起,正待往下看,却被谢琰袖子遮住了,不由出声:“袖子拿开。”
虽然?声音很小,但是在寂静无声的考场非常清晰,一时间所有人都被俞知府闹出的动静吓了一跳。
谢瑞则是幸灾乐
祸的看着?,莫不是谢琰夹带什么?小抄进?了考场吧?他就说嘛,谢琰怎么?会比他考的好?谢琰正写的兴起,突然?被身后一个声音吓到了,心都裸跳一拍,转头却是两位大佬眼带赞许之色看着?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