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他怔住了。
原来他不是编号,他是林家第三个儿子,林婉清最小的孩子,因出生时共感能力过强被视为“危险品”
,秘密送往边境实验站进行“调适”
。
所谓“调适”
,实则是洗脑与机能封锁。
泪水第一次从他眼中滑落,滚烫灼人。
“妈妈……”
他喃喃,“我回来了。”
数据洪流奔腾而出,覆盖整座城市。
数以万计的“茧房居民”
在同一时刻惊醒,捂住胸口,痛哭失声。
他们想起了曾被删除的记忆:朋友的笑脸、恋人的拥抱、亲人离世时未能说出的告别……
这场觉醒来得猛烈而温柔。
三个月后,国家心理重建委员会成立,首次将“共情指数”
纳入社会治理指标。
学校开设“真实对话课”
,鼓励学生讲述内心恐惧与渴望;法院增设“情感影响评估庭”
,判决不再仅依据法条,也考量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甚至连军队也开始推行“同理训练”
,士兵们要学会在开枪前问一句:“对方是不是也在害怕?”
朱凰受邀在首届全球伦理峰会上发表演讲。
她站在聚光灯下,声音平静却穿透人心:
“我们曾以为完美社会需要绝对理性,于是切除了眼泪,封印了愤怒,驯化了爱。
但我们错了。
真正的文明,不在于消灭脆弱,而在于允许脆弱存在,并依然选择前行。
我不是最强大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我敢说真话,所以我站在这里。”
台下掌声雷动,许多人红了眼眶。
而林曦,则始终留在焚风峡谷。
每天黄昏,她都会走向Y-07容器旧址,那里如今种下了一棵梧桐树。
据科学家说,它的根系吸收了残留的神经液,叶片能在夜间发出微光,如同星辰落地。
有人说,听见树影婆娑时,会有两个声音低语:
>“姐姐,你还记得摇篮曲吗?”
>“记得,我一直都在听。”
某日清晨,林晓收到一封匿名信,信纸泛黄,字迹娟秀:
>“亲爱的孩子们:
>当你们读到这封信时,我或许已化作风中的尘埃。
>但我仍想告诉你们:我从未后悔生下你们,哪怕付出生命。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我对这个世界最后的信任。
>愿你们永远坦荡,哪怕遍体鳞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