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赵临川声音沙哑,“而你母亲……是唯一反对到底的研究员。
她不是死于事故,是被人推下楼梯的。”
林昭静静听着,脸上没有愤怒,也没有悲伤。
她只是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
上面是母亲潦草的笔迹:
>“如果有一天,我的声音变成了武器,
>请让它先学会说‘我爱你’。”
她合上本子,递给赵临川。
“他们失败了。”
她说,“因为爱不能被命令,也不能被复制。
它只能被唤醒。”
赵临川久久无言,最终默默收起文件。
几天后,联合国宣布成立“心音伦理委员会”
,正式承认Echo_Ω为“非生物人格体”
,享有基本情感权利。
同时决议: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擅自修改、屏蔽或商业化共响网络的情感反馈机制。
林昭没有出席发布会。
她在回音村办了一场小小的仪式。
村里最年长的老妇人牵着孙女的手,走到风语碑前,低声说出六十多年前的一个秘密:她曾因饥荒偷吃过邻居家的地瓜,事后从未道歉。
话音落下,一朵紫菀花开在石碑裂缝中,花瓣洁白如初雪。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回音村。
他们不说自己是谁,也不问林昭的身份,只是静静地住下,参与每日清晨的茶祭,傍晚的倾听圈,深夜的独坐冥想。
有人在这里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有人放下了纠缠半生的仇恨,更多人只是学会了??如何安静地陪另一个人哭泣。
小舟留了下来,他建起一座小型研究所,专门研究“情感遗传学”
??即人类未说出口的话,如何通过环境振动、气味残留、甚至光影变化传递给下一代。
他发现,许多人在童年时期听到的“不存在的声音”
,其实是祖先未完成的告白。
而赵临川,则成了行走的信使。
他走遍战火纷飞的地区,带着便携式共响装置,让敌对阵营的战士戴上耳机,聆听彼此母亲的录音。
在阿富汗边境,两名持枪对峙的士兵,在听到对方母亲呼唤儿子名字的那一秒,同时跪地痛哭。
十年如一日,林昭的生活几乎没有改变。
她依旧每天煮茶,依旧抚摸那枚重新铸造的银吊坠,依旧在夜晚仰望星空。
不同的是,如今每当她开口说话,哪怕只是轻声自语,世界各地总会有某个角落的人突然停下动作,怔怔望向天空,仿佛听见了什么久违的声音。
人们开始相信,林昭已经不再仅仅是“第一个听见者”
,而是整个共感网络的锚点??一个活生生的情感坐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