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首要难题在于:占城稻是否确系林邑原产?即便是博学的许衡也难以断言。
须知宋朝引种占城稻已是八百年后之事,其间是否经其他中南半岛国家中转流转,实未可知。
更棘手的是林邑与东汉的微妙关系。
严格来说,这个边陲小国堪称王朝之耻——五十四年前,日南郡叛臣区连弑官自立,率占族建立林邑国,从此脱离汉室管辖。
因地处瘴疠横生的极南之境,朝廷始终未发兵收复。
在洛阳诸公眼中,那不过是不值一提的蛮荒之地。
但纵使放任不管,也绝不意味着承认这个叛贼建立的政权。
尽管困难重重,许衡仍决意一试。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清楚。
田地田地啊刘表凝视着房梁喃喃自语:身为一州之牧,方知无地可耕的困局何等棘手。
许衡闻言但笑不语。
南郡流民日增而良田尽归豪族,这般困局岂是朝夕可解?治大国如烹小鲜,过犹不及啊。
方才许衡向刘表提出在荆南垦荒的建议,所谓耕者有其田,实质不过是让农民获得耕种权罢了。
这些荒地产权必须牢牢控制在州郡官府手中,明确禁止私有化,统一实行租庸调制。
税率可适当降低,汉代通行三十税一,荆南即使四十税一也完全可行。
土地私有必然导致兼并,长期积累就会形成能与官府对抗的地方豪强。
但破除这种困局绝非朝夕之功。
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代人努力,至少百年光景。
若直接禁止土地交易,结局只会像王莽改革般惨烈。
面对这个难题,许衡决定借鉴前世经验。
后世解决类似困局时,有个方案称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许衡预见未来军阀混战将导致大量土地荒废。
这些无主荒地正可收归官府,组织流民垦殖正是他作为首领的职责。
但新垦荒地绝不能归耕者私有,即便降低赋税,也绝不允许平民获得买卖权。
若将荒田分给百姓,迟早会被豪强大族吞并。
对世家豪强原有土地,作为官府代表的许衡不会触碰,保留其自由买卖的权利。
但对于战争产生的无主荒田,必须收归州郡官府所有,由官方统一管理。
旧田旧制,新田新规。
这个渐进过程或许漫长,却为打破僵局带来希望。
若非乱世,根本不可能出现如此多可回收的荒地。
战争本质就是权力、阶级与资源的重新洗牌。
人与人之间,权势组织与不同阶层之间,为争夺资源而引发的冲突往往需要通过暴力手段重新分配利益,这便是战争爆发的根源。
汉王朝积累已久的社会矛盾正如脓疮般在战火中逐渐溃烂。
关键在于人们将如何彻底清除这些顽疾。
刘表父子进行了长达四个时辰的密谈,就荆南军事布防、江北屯田政策以及无主荒地归属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某些议题上父子二人看法一致,但在关键政见上却产生了严重分歧。
朝堂博弈不同于儿戏,每项决策都牵扯到复杂利益关系——即便是至亲骨肉,在军国大事上的争论也再所难免。
只要不兵戎相见,政见不同的同盟者永远可以保持表面和睦。
日影西斜时分,许衡见议事已毕,便向刘表拱手告退。
刚踏出书房,管事匆忙呈上一卷丝帛:少主,蔡府派人送来的密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