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世间从无永世适用的制度,唯有与时俱进方能长久。
汉制既弊,唐立自会改弦更张,宋明相继革新亦是同理。
许衡承认察举制确曾完成其历史使命,只是如今已到该除旧布新之时。
总需要有人挺身而出。
刘表见许衡竟拒绝其提议,酒意骤醒。
他霍然起身逼视许衡:竖子此言何意?不思郡望之道,尔欲何为?许衡听罢猛然清醒。
虽然他认为某些事物终将被历史淘汰,但此刻绝不能流露半分真实想法。
绝不可让任何人察觉,纵是刘表亦不例外。
否则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
儿子以为,眼下荆南未平,袁术盘踞南阳虎视眈眈,值此多事之秋,岂能耽于着书立说?当以替父亲分忧为重。
刘表闻言展颜。
痴儿,此等小事何足挂齿?为父命人编撰《五经章句》,可曾亲自动笔?既有蔡昭姬在此,由她主持续写汉史便是。
许衡苦笑:可儿子现为南阳郡守,如何干预襄阳学宫事务?刘表再度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谁说要让蔡昭姬任学宫五业从事?荆州新建学宫众多,岂会留她一介女流与宋仲子等大儒共事?即便为父应允,只怕那二位先生也不情愿!
许衡怔然望着父亲。
醉意朦胧间,父亲思维竟如此敏捷。
若能将这般心思多用些在军政要务上宴厅内觥筹交错,酒酣耳热。
唯有一处长案气氛凝滞。
蔡瑁冷眼睨视身侧的蔡勋,面沉如水。
蔡勋垂首颤声道:兄长明鉴,那封呈给董卓的奏疏确系我与蒯越共同起草,为兄谋求南郡太守之事,小弟岂敢怠慢?蔡瑁皱着眉头说道:此话当真?可三日前董卓发来的诏书上,只任命许先生为荆州牧,刘伯瑜为南阳太守,还让他堂兄担任长沙太守,对我们的人却只字未提。
这事你怎么看?蔡勋满脸愁容:大哥,朝廷里的事董卓和他手下那帮人怎么定的这份诏书,我是真不知道啊。
蔡瑁死死盯着蔡勋的脸,似乎想找出什么破绽。
但对方神色坦然,看不出半点虚假。
过了片刻,蔡瑁长叹一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你和蒯良该不会是被那姓刘的小子摆了一道吧?蔡瑁慢悠悠地问道。
蔡勋连连摆手: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那份拟好的奏章是蒯良亲手写的,之后一直没经过别人手我亲眼看着他交给李傕的。
许公子再精明,也不可能从蒯良手里把名单掉包。
况且见李傕当天早上,我们还特意核对过奏章内容!
蔡瑁捋着胡须道:照这么说只封他们刘家三人,不封我们蔡、蒯两家,是董卓自己的意思?蔡勋点头道:肯定是这样。
这没道理啊。
蔡瑁百思不得其解,我们跟董卓素不相识,更无过节,他为何要把奏章里我们两家的名字统统划掉?其实不仅蔡瑁想不明白,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蒯良、蒯越兄弟,此刻也摸不着头脑。
蒯良闷闷地喝着菖蒲酒,脸色铁青,神情萎靡。
这叫什么事我们蒯家出钱出粮又出兵,结果我这个族长连个六百石的小官都没捞着呵呵,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一旁的蒯越也露出苦笑。
蒯良只是嘴上抱怨,真正出力跑腿的其实是他。
跟着许衡东奔西走半年多,吃尽苦头,到头来却落得这般下场。
他长叹道:好在许先生总算当上了荆州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