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刘表兴办官学,广纳儒士,此事在《后汉书》中曾被提及。
他在襄阳重建州学,延请通晓儒术之人任教,实现了"
五载之间,道化大行"
的效果,连孩童都勤奋向学,武人也改变面貌。
当时名士纷纷前来投奔,四方百姓携幼扶老前来求学。
不过办学需要师资与教材。
刘表已聘请以宋忠为首的经学家担任博士,眼下急需教学用书。
当时尚未发明印刷技术,所有典籍全靠手抄流传,存世量极少,许多经学典籍都是孤本。
这些书籍无法在市面上购买,只能在士人间私下交易。
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购置经学典籍的重要性堪比后世购置房产。
汉代有谚云:"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足见典籍之珍贵。
刘表为振兴荆州文教,急需大量典籍。
他致信许衡,实则是看中了蔡邕的藏书。
据传蔡邕家中藏书过万卷,这在当时堪称巨量。
若将汉代官方的石渠阁等藏书机构比作国家图书馆,蔡邕的私人藏书便相当于重点高校图书馆的规模。
许衡推测刘表觊觎蔡邕藏书已久。
张允、李典二人不太关心文教之事,张允不解地问:"
眼下军务繁忙,舅父为何还要交付此事?"
许衡暗自苦笑,他不能明说刘表最大的愿望其实是当校长而非军阀。
若让刘表在荆州牧与太常两个职位间选择,虽不确定他会如何抉择,但内心必定更向往后者。
许衡最后表示:"
既然父亲交代了,我自当尽力。
蔡邕的藏书,未必不能设法获取。
"
张允奇怪地问道:"
那么多书籍,恐怕不是一个人能收集全的!
至少得要几代人的积累,这些都是蔡邕的宝贝,怎么会轻易送给你父亲?他和令尊交情很好吗?"
许衡摆摆手回答:"
家父在信中提到,蔡邕被董卓召到洛阳不久,他就去荆州上任了,两人只见过几面。
"
张允惊讶道:"
就见过几回?那怎么行得通?"
许衡低头继续查看竹简后面的内容。
刘表虽然跟蔡邕不熟,但在给自己写的信里已经说明了该怎么做。
"
是这样,家父年轻时曾拜司空王畅为师,如今他的儿子王谦在洛阳任职,仕途不顺。
父亲念在同乡和师生情谊,想请王谦带着家眷来荆州,特意写了封信让我派人送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