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截图,留言刷屏:“我愿意为真实买单。”
更有意思的是,一位网名为“老农夫007”
的网友晒出自家阳台种菜监控画面,写道:“受李哲老师启发,我也开始记录每一滴水、每一粒土。
也许我改变不了世界,但我可以不让谎言进入我的餐桌。”
这场自下而上的信任浪潮,彻底打乱了舆论围剿的节奏。
三天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部分地区水源污染问题,已启动专项督查,欢迎社会各界提供线索。
李哲看到这条新闻时,正在调试日内瓦演讲的PPT。
他盯着屏幕良久,终于在第十七页加上一行新文字:“当权力开始倾听,民主才真正落地。”
出发前夜,陈建国再次来电。
这次他的声音比上次稳定了些:“我收到了法院传票。
有人以‘侵犯名誉权’起诉我,要求赔偿八百万,并公开道歉。”
“你怕吗?”
李哲问。
“怕。”
他坦然承认,“可我现在更怕闭嘴。
我已经把所有图纸交给了检察院指定接收人,全程录像公证。
他们爱怎么判我都行,但那些纸上的东西,再也收不回去了。”
电话挂断后,李哲打开保险柜,取出一个牛皮纸袋。
里面是陈建国寄来的原始资料副本:伪造的环评报告、行贿清单、会议纪要复印件……每一页都盖着鲜红的公证章。
他轻轻抚过那些泛黄的纸页,仿佛触摸到了三十年来被掩埋的痛楚与良知。
第二天清晨,七号院门口停着三辆大巴。
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名“民间监测员”
自发赶来送行。
他们中有教师、农民、退休工人、大学生,穿着统一的蓝马甲,胸前绣着“公民水证”
四个字。
王海生站在最前排,手里举着一块手写牌子:“李老师,我们在地里等你回来。”
才让抱着孙子,用藏语低声念诵祝福经文。
达瓦扎西塞给李哲一张折好的纸,上面画着一棵结满红果的番茄树,旁边写着:“等你带回世界的掌声。”
飞机起飞时,北京正下着小雨。
舷窗外云层厚重,却透出一线微光。
李哲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一片片复苏的土地:达日玛村冒出绿芽的河岸、冯家屯分红大会上老人攥紧钞票的手、酒泉老教师们骑行在戈壁的身影、腾冲母亲含泪的眼睛……
他知道,自己即将站上的不只是国际讲台,更是无数普通人用勇气撑起的舞台。
十小时后,日内瓦降落。
机场外已有记者守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