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盲童,他在老师引导下手抚新生之喉的茎干,忽然咧嘴笑了:“我知道颜色了!
绿色是暖的,蓝色会唱歌!”
达瓦开始怀疑,所谓的“残疾”
,或许只是文明强加给未觉醒感官的误解。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变革。
第三个月,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代号“方舟协议”
。
部分国家代表提出严正关切:全球范围内出现大规模辞职潮、城市人口锐减、农业生产效率下降(因大量农民放弃化肥农药改用“听声施肥法”
)、甚至有极端案例显示个体拒绝使用电子设备,声称“它们吵得我听不见大地说话”
。
更有情报显示,某些地下组织正试图劫持“共鸣森林”
的幼苗,企图将其武器化??通过调控声波频率制造群体催眠效应,实现思想控制。
王海生秘密联络达瓦,语气凝重:“有人害怕这个世界变得太‘柔软’。
他们宁愿要一个可控的麻木,也不要不可预测的清醒。”
达瓦沉默良久,最终回复:“那就让他们也来听一听。”
她决定启动“千人千梦”
计划:邀请各国政要、军方高层、资本巨头及其家属,参与为期七日的沉浸式感知训练营,地点就设在冯家屯。
起初响应者寥寥。
直到法国总统的孙女自愿报名,并在第五天写下日记公开发布:
>“我从未如此清晰地看见爷爷的眼睛。
那天他抱着我坐在花园里,阳光穿过树叶洒在他脸上,他说‘世界很复杂’,可我现在知道,他其实是想说‘我很累’。
如果我能早点听懂,是不是就能抱住他,告诉他没关系?”
这篇日记引爆全球舆论。
短短两周内,一百二十七位重量级人物携家人抵达冯家屯,其中包括三位国家元首、七名跨国企业CEO、两名诺贝尔奖得主及一名退役特种部队指挥官。
训练严格而朴素:禁用手机,每日冥想两小时,亲手做饭,赤脚劳作,晚上围坐篝火分享梦境。
第七日晚,达瓦播放了一段特殊音频??由小禾采集的、来自全球各地母亲哄睡婴儿时的哼唱混合而成的基础音律。
奇迹再度降临。
美国军工集团董事长在听完音频后失声痛哭:“我想起来了……我妈以前总在我床边唱这首歌,后来我参军打仗,再也没听过。
我以为软弱才会唱歌,原来勇敢才是敢流泪。”
俄罗斯能源寡头闭眼良久,忽然说:“我家乡的冬天,雪落在屋顶上的声音,和这里一模一样。
我以为我已经忘了家。”
那位退役指挥官则整夜未眠,清晨独自走向海边,对着朝阳大声喊出早已遗忘的父亲的名字。
当他转身回来时,眼中有种近乎宗教般的平静:“我终于明白,命令不是力量的唯一形式。”
七日后,这些人离开时,几乎全都变了模样。
有人辞去职务投身生态教育,有人捐出巨额财产支持“感知学校”
建设,还有人回到岗位后推动立法,将“感官健康权”
纳入公民基本权利范畴。
但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半年后。
青海湖神殿遗址下方,考古队意外触发一道隐藏机关。
随着岩层缓缓开启,一座地下穹顶显露出来,内部布满水晶柱阵,中央矗立着一块椭圆形石碑,表面覆盖着与小禾所绘波形图完全一致的纹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