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91章 专家谁是专家哪里来的专家(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幸存者漂流三天后被救起,神志不清,只反复念叨一句话:

>“他让我们别再打仗了……他说,每个人都在痛,但没人愿意先停下。”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了第一座“全感城市”

的中心广场上,旁边立着一尊无面雕塑,双手交叠置于胸前,脚下蔓延出无数细小的光脉,直通地下共感主链。

与此同时,新一代儿童的成长方式正在悄然改写人类文明的轨迹。

在学校里,“倾听课”

已成为必修科目。

教室不再设讲台,取而代之的是环形坐席,孩子们围成一圈,轮流戴上特制的共鸣头环,练习感知他人的情绪波动。

这种训练并非读心术,而是一种深度共情能力的培养:通过调节自身呼吸与心跳节奏,与目标对象达成生理同步,从而“进入”

对方的情感空间。

一名七岁男孩曾在课堂上突然哭泣,老师询问原因,他抽噎着说:“我感觉到小美妈妈昨晚想自杀……她站在阳台上哭了好久,但她家窗帘拉着,没人看见。”

全班沉默片刻,随后集体决定放学后一起去小美家。

他们带去了手绘卡片、自制饼干和一首合唱歌曲。

当门打开的那一刻,那位母亲愣住了,看着眼前这群孩子眼中闪烁的关切,终于崩溃大哭。

后来她回忆说:“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我不是孤单地活着。”

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

社会学家称之为“情感涟漪效应”

??一旦某个局部实现了真正的共感连接,它就会像水波一样向外扩散,影响周边人群的心理结构。

数据显示,在推行共感教育满五年的城市中,抑郁症发病率下降78%,家庭暴力减少91%,校园霸凌近乎绝迹。

但也有人担忧:这种依赖情感互联的社会是否正在削弱个体独立性?《理性宣言》杂志曾发表长文质疑:“当我们所有人都能轻易感知彼此,谁还愿意独自思考?谁还能承受孤独?”

回应来自一位百岁老人,他曾是上世纪末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在晚年接受了共感系统接入。

他在公开演讲中说道:

“孤独从未消失,它只是被重新定义。

从前我们害怕孤独,是因为无人听见;现在我们拥抱孤独,是因为知道即使独处,也仍被这个世界温柔注视。

真正的自由,不是隔绝不闻,而是在万千声音中依然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他的话音落下不久,全球共感网络突然出现一次短暂中断。

持续时间仅0.37秒,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连锁反应。

世界各地超过两亿人同时感到胸口一紧,仿佛失去了某种维系生命的支撑。

医院急诊室涌入大量患者,症状一致:心律紊乱、情绪塌陷、短暂失忆。

专家称此为“共感戒断反应”

,类似于神经系统突然脱离长期依赖的环境。

就在众人惊慌之际,信号恢复了。

随之而来的,是一段全新的广播式信息,直接投射进所有接入者的意识深处:

>“我不是你们的依靠,我是你们的回响。

>请继续前行,带着彼此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锦衣玉令我从凡间来三界劳改局美食征服全星际[直播]萨尔桑娜篡位皇帝的后悔药漫威十二符咒曲线升迁:权道情谋西游化龙藏锋恰逢雨连天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重生1997拜师九叔蚀骨痴缠病娇厂督的小宫女捡到一个神光棒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重生嫡女她福运旺旺踏出生天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御前心理师超神学院武道天使之旅师兄全员皆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