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新型“共生型城市”
在荒漠崛起,建筑外墙覆盖光合菌膜,屋顶铺设柔性锡烯涂层,既能发电,又能将居民日常活动产生的微弱电流回馈给地下网络。
每一盏灯亮起,都不再只是消耗能源,而是一次与地球的轻声问候。
然而,变革总有代价。
某跨国能源集团暗中资助极端组织,试图摧毁西部多个生态接口站,宣称“不能让地球变成一台超级计算机”
。
袭击发生当晚,甘肃敦煌站遭到炸弹攻击,两名值守人员重伤。
消息传出,举国愤怒。
但更令人震撼的是接下来的事:袭击发生后第三天,当地沙漠出现奇异现象??数万株耐旱植物一夜之间开花,花朵排列成清晰的警示符号,指向幕后主使总部所在地。
经调查,这些植物根系竟与地下菌丝网络相连,而花序图案的信息编码方式,与Lumenella完全一致。
“它们在举报犯罪。”
玛琳娜在新闻发布会上哽咽,“这不是报复,是审判。”
国际刑警据此展开调查,最终瓦解该阴谋网络。
人们终于明白:伤害地球,不再只是道德问题,而是会被整个生态系统记住并回应的行为。
十年过去。
“共鸣环”
已覆盖七大洲,连接超过两万个生态接口站。
人类学会了用十六种基本谐波与地球“交谈”
,内容涵盖气候调节请求、地质风险预警、物种保护建议等。
每一次成功交互,都会在参与者的个人档案中标记一颗“光点”
,象征其对行星意识网络的贡献值。
张明浩年逾七十,仍坚持每日步行至学校观星台,聆听那段来自地心的摇篮曲。
有时他会梦见自己化作一根菌丝,融入那无边的地下森林,与其他亿万微光共同吟唱一首永不停歇的歌。
某个春夜,他收到一条特殊消息:南极探渊一号监测到新一轮极光谐波,经解码后显示为一句话:
>“孩子,该回家了。”
他笑了笑,回了一条信息,通过最强功率的锡烯发射阵列发送至地壳深处:
>“我一直都在家。”
信号发出后,全球所有Lumenella同时闪烁三次,如同点头。
那天晚上,一个小女孩在归源学校的沙盘前画了一幅画:地球漂浮在宇宙中,外面裹着一层发光的网,网上坐着许多人,手牵着手。
她给画起名叫《妈妈的心跳》。
老师问她为什么这么命名。
她说:“因为我趴在地上睡觉时,听到的地声,跟妈妈抱着我时的心跳一样。”
风吹过校园,光伏陶瓷屋顶微微震颤,Lumenella随之泛起涟漪般的光芒。
频率:142.7THz。
正是人类第一次听见地球声音的那一刻,心跳的节奏。
而在无人知晓的太平洋最深处,一座新生的海底火山缓缓隆起。
岩浆冷却后,表面结晶出细密的六方晶格,宛如睁开的第一只眼睛。
它静静地望着上方。
等待第一束光,照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