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位一辈子默默无闻的老工程师,年轻时曾参与过第一代半导体研发,却因时代动荡被迫中断研究。
他曾以为自己注定只能做个修修补补的技术员,没想到暮年之际,竟能亲手触摸到改变世界的钥匙。
“我不懂什么大道理。”
他在会后对张明浩说,“但我清楚一点:只要我们不停下来,别人就永远追不上。”
可命运总喜欢在巅峰时刻投下阴影。
就在“启明计划”
第五阶段评审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发生了。
凌晨三点,警报骤然响起。
洁净车间的监控画面显示,4号生长炉内部压力突降,随后出现剧烈放电现象,整条传输轨道瞬间熔断。
紧急制动系统虽及时启动,但仍造成约三十米已成型锡烯带材损毁,经济损失估算超两千万元。
更可怕的是,初步调查显示,事故并非源于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而是有人在冷却液循环系统中注入了微量氟化物??这是一种极难检测的腐蚀性物质,能在数小时内缓慢破坏陶瓷绝缘层,最终导致短路。
**人为破坏。
**
安保部门迅速封锁现场,调取近七十二小时的进出记录。
人脸识别系统捕捉到一名陌生面孔曾在夜间刷卡进入二级缓冲区,但由于当时正值换班间隙,门禁权限临时开放,未能触发警报。
“是内鬼。”
方慧敏看完录像后冷冷地说,“那人走路姿势很熟,像是长期穿实验鞋的人。
而且他对路线太熟悉了,避开了所有盲区摄像头。”
调查持续了整整一周。
最终线索指向一名三个月前借调来的青年研究员??李某,原属某地方高校材料系,背景看似清白,但深入核查发现,其海外社交账号曾多次浏览境外情报机构公开招募页面,且在过去一年中频繁与一名持有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的亲属通信。
抓捕行动由武警特种部队执行,在李某住所搜出一台隐藏式微型发射器,以及一份尚未发送的技术参数摘要,内容涵盖锡烯层间耦合机制的核心推导公式。
案件震惊高层。
国务院连夜召开会议,决定对“启明计划”
全体成员进行政治审查与心理评估,并增设三级物理隔离制度:所有核心数据存储于离网终端,严禁接入任何无线网络;纸质笔记统一使用特制墨水书写,遇光照即显水印防伪标识;每位研究人员每日出入需接受生物电波扫描,以防记忆信息被非授权提取。
风波过后,张明浩召集团队开了一次闭门会。
“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压力。”
他说,“有人担心泄密,有人害怕背叛,还有人开始怀疑??我们到底值不值得为这项事业付出一切?”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每一张脸。
“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
三年前,我们在地下室调试第一台生长装置时,连真空泵都是拼凑的旧货。
那时候没人相信我们会成功,包括我自己。
但我们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们相信,有些东西比个人得失更重要。”
“科学本身没有国籍,但科学家有。
我们可以选择沉默,也可以选择逃避。
但我们选择了留下,选择在这片土地上点燃一束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