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实验室的恒温箱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张叙舟盯着里面那片1973年的α星系陨石碎片,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碎片表面的“星脉符文”
正在褪色——三小时前,中科院的质疑函刚发到邮箱,首指祖父日记里的“0.3容错值”
是“后人伪造的伪科学”
,连带那页含陨石粉尘的纸页,也被批为“哗众取宠的噱头”
。
“他们说这是地球矿石染色的。”
老陈把咖啡杯捏得变形,屏幕上的学术论坛里,“打假专家”
正用放大镜对着日记照片冷笑:“1973年的检测技术,根本测不出锶-73同位素,这分明是用现代仪器合成的‘复古骗局’。”
护江力的数值在133473上下震荡,像被质疑声拽着的秋千,金人的鳞片又开始不安地外翻。
张叙舟突然抓起陨石碎片,塞进培养皿里的符纹菌中。
这些吃“星脉能量”
的微生物,是3008章从黑沙里分离出的菌种,此刻正贪婪地吞噬着陨石粉末,代谢物在培养基上晕开淡金色的纹路——那纹路,与三星堆金杖上的“通天神树”
图案完美重合。
“全球联测。”
他拨通了NASA的视频电话,镜头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实验室正摆着同款陨石碎片,“你们测你们的,我们测我们的,让数据说话。”
消息一出,护江论坛的“云监工”
首播间涌进500万人。
甘肃老农王栓柱举着自家粮仓的陨石残片,说“这石头泡水,麦种发芽率高三成”
;埃及考古队把星途罐的陶土样本送进质谱仪,屏幕上跳出来的元素峰值,与祖父日记纸的检测结果分毫不差;连一向严谨的欧洲航天局都罕见地开启首播,他们的科学家用镊子夹起陨石粉末,对着镜头说:“这锶-73的衰变周期,符合α星系的宇宙射线环境——地球本土绝无可能生成。”
善念值的进度条像被注入了岩浆,55.1亿→55.3亿→55.5亿,每涨0.2亿,实验室的恒温箱就发出一声轻响,符纹菌代谢出的星脉符文越发清晰。
当第100家实验室的报告弹出“同源性99.73%”
时,张叙舟的银簪突然刺入培养皿,菌毯上的符文瞬间跃起,在半空组成完整的“α星脉图”
,图中祖父的签名正与1973年观测站日志上的笔迹重叠。
“护江力133500了!”
小林的尖叫差点震碎玻璃,金人胸口的质疑符文开始剥落,露出底下的“信”
字——那笔画里藏着祖父刻符刀的斜钩,岷江神工来自“人人书库”
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