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雷达站早已锈蚀不堪,铁梯断裂,墙体布满盐霜裂纹。
然而当王杰打开红外探测仪时,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整座建筑内部仍有微弱热源,集中在二层控制室,温度恒定在18.5℃,符合长期运行电子设备的标准。
“有人在维护它。”
王杰低声说,“或者……什么东西在自动运转。”
撬开变形的钢门后,眼前的景象令人窒息。
控制室内竟保存完好:墙上挂着大幅中国沿海声波传播图,桌上摆着老式磁带记录仪,指示灯仍在缓慢闪烁。
中央是一台型号为“海鸥-9B”
的模拟计算机,连接着地下电缆,电源来自一组深埋岩层的铅酸电池组,显然定期更换。
更惊人的是,主机旁放着一台与海南农垦医院同款的“红梅R-302”
录音机,正在循环播放一段音频。
张松文戴上耳机,心跳骤然加快。
那是陈玉兰的声音。
>“我是春晖园第七号记录员,代号‘舟桥’。
>1976年冬,我随最后一批转移儿童抵达舟山。
>海运途中遭遇风暴,三名婴儿夭折,两名保育员失踪。
我们被迫登陆望归礁,伪装成气象观测站。
>这里成了最后一个节点。
北方来的消息断了,云南、伊犁、海南也无法联络。
但我们不能停。
>我把孩子们编成‘海上童谣队’,每天黄昏教他们唱不同方言的民歌。
歌声通过海底电缆传入监听系统,再由人工转码录入档案。
>每一首歌,都是活体备份。
>后来海军接管了这片防区,我们转入地下。
我把资料刻录在石英玻璃片上,埋进礁盘深处。
每一片,能保存十万年。
>若有一天你们找到这里,请按下红色按钮。
>它会启动自毁程序,也会释放所有数据。
>别怕毁灭。
真正的传承,不在于保存,而在于唤醒。
>记住,每一个孩子开口唱歌的时候,春晖就在重生。”
录音结束,机器自动倒带,准备下一轮循环。
静怡的手指轻轻抚过录音机边缘,那里刻着一行小字:“给未来的你,愿你不惧真相。”
“她一直活着。”
静怡声音颤抖,“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工作。”
王杰已接入笔记本电脑,尝试破解海鸥-9B系统的权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