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百零一章 顾清塌房8 3k(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高强度人声在特定频率下,能使水中微气泡剧烈震荡并释放光子??换句话说,歌声真的点亮了大海。”

第一位登台的是儋州市琼剧团退休演员,父亲是武汉水利建设者,母亲为海南本地人。

她唱的是改编版《汉江关》,将楚地悲腔融入黎族喉音技法,唱到“孤舟泊岸何处家”

一句时,现场三千观众中有近百人同时流泪??脑电波同步监测显示,他们的θ波活动出现高度一致性,表明集体记忆已被激活。

第二位是一位混血少年,外祖父是印尼归侨,外婆为上海知青。

他不会说沪语,却凭着祖母临终前录下的语音片段,自学了《四季歌》。

当他唱出“春季到来绿满窗”

时,后台的AI系统突然报警:地下三十米深处,声波频率骤然跃升至432赫兹,并叠加了江南评弹特有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它在学习!”

王杰激动得几乎跳起来,“这些声音不是被动储存,它们在进化!

就像生物DNA会重组突变,我们的采集样本正在被地下系统吸收、整合、再输出!”

第七位出场的是符阿公的孙女,一名年轻的海洋生物研究员。

她不说唱,而是打开一台改装过的水下扬声器,播放一段录制于南海珊瑚礁区的音频??那是她在一次深潜考察中意外捕捉到的神秘声纹。

起初是低频嗡鸣,像是鲸类交流,但随着滤波处理,清晰的人声轮廓浮现出来:一群男女老少齐声哼唱《团结就是力量》,语调杂糅着普通话、粤语、闽南语,甚至夹杂几句俄语和越南语。

时间戳显示,录音发生在1969年秋季,地点位于西沙群岛永兴岛附近海域。

“那是‘南海垦荒队’。”

符阿公拄拐走上台,接过话筒,“五百多人,全是各地抽调的知识分子和青年骨干。

他们白天种椰子、挖战壕,晚上围坐唱歌。

后来台风来袭,补给中断,电台失联,整整三个月,靠的就是每天晚上轮流领唱一首歌,让大家保持清醒,不让绝望吞噬意志。”

他顿了顿,眼中泛光:“那年中秋,他们没有月饼,每人分到一小块红薯。

有人提议点灯,可岛上没蜡烛。

于是大家把椰油倒在贝壳里,插上棉芯,摆在沙滩上,摆成了‘团圆’两个字。

那一晚,歌声传了七十海里,连驻岛海军都说,监听站收到了‘来自海底的合唱’。”

全场寂静。

片刻后,一个小女孩跑上舞台,约莫七八岁,穿着黎族童装,手里拿着一支竹哨。

她是符阿公的曾孙女,名叫“念海”

“太爷爷说,我也要唱歌。”

她仰头说道,声音稚嫩却坚定,“不然妈妈找不到我。”

她吹起了哨子。

那不是乐曲,只是一个简单的音符,反复不断,稳定在A4=440Hz的标准音高。

但在场所有人??包括远在千里之外通过直播观看的观众??都感到胸口一紧,仿佛心脏被无形之手轻轻握住。

因为就在那一刻,整个南海沿岸,从三亚到北海,从湛江到东兴,无数零星的声音相继响起:渔村祠堂里的铜钟、学校操场上的广播铃、寺庙檐角的风铃、甚至某个孩子手中的玩具喇叭……全都自发地发出同一个音高,持续不断,汇成一片覆盖千里的纯音洪流。

卫星监测数据显示,这一夜,地球自转速率出现了极其微弱但可测量的波动??持续约十八分钟,偏差值为0.0003秒。

国际时间局最初怀疑是地核运动异常,最终确认:这是大规模人类声波活动引发的地壳弹性形变所致。

“我们改变了地球的节拍。”

王杰在日志中写道,“不是因为我们强大,而是因为我们终于学会了倾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锦衣玉令我从凡间来三界劳改局美食征服全星际[直播]萨尔桑娜篡位皇帝的后悔药漫威十二符咒曲线升迁:权道情谋西游化龙藏锋恰逢雨连天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重生1997拜师九叔蚀骨痴缠病娇厂督的小宫女捡到一个神光棒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重生嫡女她福运旺旺踏出生天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御前心理师超神学院武道天使之旅师兄全员皆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