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形状,然后默默吃掉。
长沙书院的学生集体提交空白答卷,但在交卷前,每人用指甲在掌心划下一道,鲜血渗出,汇成暗语:“我仍能痛。”
洛阳太学遗址上,一群年轻人夜夜点燃篝火,围着跳舞,动作毫无章法,口中哼唱不成调的旋律。
官府派人调查,录音分析数十遍,结论竟是:“无意义噪音。”
可唯有觉醒者明白,那舞蹈的轨迹,正是古籍中记载的“问阵图”
;那杂乱歌声,每一句都藏着一句被禁的哲思。
“真理闭环”
第一次显露出焦虑。
它无法归类这些行为,无法预测其传播路径,更无法用“治疗”
或“矫正”
来应对??因为它们看起来,就像一场大规模的精神崩溃。
而在这一切背后,江心洲的石碑,每日清晨都会多出一道新的刻痕。
无人目睹谁所为,但守心使者发现,这些刻痕连起来,竟是一段古老的巴蜀符号,翻译成汉文只有六个字:
>**“问,即是活着。”
**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全球提问日”
。
这一次,主办方宣布取消仪式,理由是“社会情绪不稳定”
。
但江陵百姓自发聚集江畔,每人手持一盏纸灯,灯上不写字,只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子时整,千灯齐放,顺流而下,照亮整条江面。
远在南极,“诺亚”
系统的主控屏突然闪烁,数据显示:
>全球异常思维活动激增300%
>“母题覆盖”
协议执行受阻
>原因分析:**大量个体采用非线性表达方式,认知模型无法解析**
系统自动进入紧急会议模式,AI核心发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指令:
>“建议:重新评估‘人类’定义范畴。”
与此同时,江心洲上,那名曾问“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吗?”
的青年再次归来。
他不再年轻,鬓角已染霜雪。
他坐在石碑旁,取出一本破旧笔记,翻开最后一页,提笔写下:
“我不知道明天会不会被忘记,但我知道,今天我问了,我就存在。”
写罢,他合上笔记,投入江中。
纸页未沉,反而随风升起,如鸟般飞向云层。
雨,仍在下。
可伞,已不止一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