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正是因为该社的努力,民众教育各种机构、团体作为社会势力形成了一种力量,在它的推动下,中国社会教育才得以‘在学习欧美实践的同时,探索中国独立民众教育图景’。”
[10]“为什么社教社被称为是‘枢纽’,而不是像儿教社那样的‘中心’呢?这是因为它是各流派的一个汇合’。”
[11]唯有“枢纽”
定位,社教社才得以吸纳众多学派参与其中。
的确,社教社成立以来,反复强调政教联合,各届年会迭请政界、社会名流出席,积极为众多流派提供联络的平台,参与举办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中国测验学会第三届年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五届年会等,积极拓展与其他团体的深层次的合作,这些联络有效地改变了之前“只有政府当局的主持,各界社会的协助,分道扬镳,缺乏联络”
[12]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治与学术的联结、各派之间的互动联合,还主动与国际组织协会发生联系,成立之初便积极加入“世界成人教育协会”
,1935年派社员罗廷光代表该社出席在英国牛津举行的“第六届世界教育大会”
。
“在1930年代乡村教育各界派分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中国社会教育社在突破区域局限,使全国连成一体,从分歧到合作,从单一到综合及其影响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而为社会结构和国家制度的整合准备了民间的思想条件。”
[13]社教社反复强调提供联络机会,参与的政府官员、社会名流亦予以同样回应,共同建构了国家和精英话语中社教社社团形象。
专业学会既是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的衡量标志之一,也是推动相关学科和领域不断繁荣、发展的重要组织,更是一个学科实现制度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古楳曾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中华图书馆协会”
“中华聋哑教育社”
“中国社会教育社”
及“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等都归为中国社会教育的学术团体。
[14]尤以中国社会教育社最具代表性。
该社作为中国社会教育界的专业学会,是社会教育界学术共同体不断成长的结果。
该社成立后先后在杭州、济南、开封、广州和苏州举办年会,“串联当时处在发展时期的民众教育馆,编织了民众教育相关者的人脉网。
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国社会教育社的存在,民众教育的各种机构、团体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民众教育事业才在全国开展起来”
[15]。
中国社教社搭建起一个政学两界共同参与社会教育的空间与场域。
这一时期的社教社,无论从自我塑造,抑或它者视野,都呈现出一个有清晰社团宗旨、有效联络各地社员、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关怀、有凝练力的社团形象,日生日成。
“民国肇造以来,民众教育上有三个学术团体,恰可以代表三个新时代:一个是通俗教育运动之下的中华通俗教育会,一个是平民教育运动之下的平民教育促进会,一个就是民众教育运动之下的中国社会教育社。”
[16]社教社由成立之初的教育社团浪潮中一股溪流,一路汇集,终成“弄潮儿向涛头立”
,“研究社会教育学术,促进社会教育事业”
大纛,猎猎风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