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主要研究内容
banner"
>
研究近代社团史,其社团主张及其实际运行是重点,近年来出现的有关社团史研究的著作大都遵循这一研究思路,这是必要的。
而社团如何发展社员、管理社员、社员的社会构成、内部派分等内容,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略。
实际上,这是社团史研究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社员成分、信仰、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兼职、薪俸、地域分布等,既是该社团持续发展的外在表现,更是社团社会影响力、政策话语权以及汇聚社会资源的内在支撑。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对近代某一具体社团有全面的认识。
由此,本书将社教社的组织运行、年会分析、实验事业、社刊、社员群体分析结合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交互影响,将社教社的历史分析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
在内容上,除导论外,本书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章对社教社的成立与运行进行考察。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日本进犯侵占东三省,乡村社会凋敝破败,与内忧外患的社会困境相伴随,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训政开始,教育改革取法欧美“专家内阁”
形式,重视专家意见。
在这种社会语境下,新旧知识分子“遂联系同好,组织各种学术团体”
[31],社教社便是其中之一。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多名教授列名发起人,对社教社的酝酿成立襄助颇多,不仅社址附设该院,且理事会成员构成中约占一半之多,三名常务理事中该院居二;国际教育联盟考察团也曾到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考察,其最终报告书中的结论“成人教育为中国教育最令人满意之一点”
[32]与考察印象有直接关系。
而且,中国社会教育社能顺利加入世界成人教育协会与该院有莫大关系。
由此,以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为代表的专家很大程度上掌控该社社务、年会的话语权。
在各方助力下,中国社会教育社急剧扩张,会员遍布全国各地,1936年达到1600余人,团体社员37处,成为颇具影响的全国性社团。
本章从社会语境分析、社教社组织与运行、社教社与国内外学术组织的联系三个方面入手,对该社组织运行机制予以重点考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