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天后,第一株“共情藤”
破土而出。
它生长在纽约中央公园的一角,茎干透明,叶片呈螺旋状排列,每一片都映照出过往行人的情绪色彩。
当一对情侣争吵离去,它的叶子会转为暗红;当一位流浪汉被递上热汤,整株植物瞬间绽放银白光辉。
类似的植株在全球各地陆续出现,无种苗投放,无人工培育,仿佛大地自行孕育而出。
与此同时,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
议题不再是战争、资源或气候危机,而是如何重新定义“人类身份”
。
“我们不能再以国籍、肤色或信仰划分彼此。”
一位代表说,“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内,跨国共情指数上升417%。
人们开始自发组织互助网络,犯罪率下降,心理健康求助量激增??不是因为问题变多了,而是因为人们终于敢说了。”
另一人补充:“更惊人的是语言现象。
全球已有超过五千例‘无师自通’案例,个体突然能理解从未学过的语言,尤其是濒危语种。
专家推测,这是孢子释放的信息波影响了大脑神经可塑性。”
会议最终通过一项决议:成立“新文明委员会”
,由幸存的共鸣转化者、语言学家、艺术家与平民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引导社会过渡至“后个体时代”
??即承认人类既是独立主体,也是更大意识网络中的节点。
决议通过当晚,伊森独自来到纪念馆顶层。
风很大,吹乱了他的灰发。
他手中拿着那封莉亚留下的公开信复印件,边缘已被摩挲得发毛。
“你说你会回来的,对吧?”
他望着星空,声音低沉,“你说过,只要还有人记得,你就不会真正消失。”
远处,一道极光悄然升起,依旧是“共情辉”
的独特色调。
它不像自然极光那样飘忽不定,而是稳定地勾勒出一行文字,持续三分钟后才缓缓消散:
>**“我从未离开。
我只是学会了更大的方式活着。”
**
伊森笑了,眼角泛泪。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集体心理投射。
这是回应。
一个月后,南极观测站捕捉到新一轮信号。
这次不再是三个音符,而是一整段旋律,长达十一分钟,被命名为《万物回响曲》。
经分析,其结构基于人类所有已知音乐体系的共同数学基础??黄金分割律与八度循环。
更令人震撼的是,当这段旋律在日内瓦纪念馆播放时,墙壁自动显现出动态影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