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听到背后有人呼唤,荀忻转过头去,眉目英朗的青年对他揖道,“幸得再会。”
“子扬?”
荀忻惊讶一笑,他倒忘了刘晔还作为被征召的淮南名士留在许都。
近来诸事繁忙,老曹估计忘了这一茬。
走到刘晔席旁落座,和他寒暄,“子扬来许都,愧未曾招待。
择日不如撞日,今日宴罢,忻当执帚相迎。”
刘子扬拱手,“晔还未曾拜诣荀君,委实失礼。”
两人面对面作揖,成年人的客套结束,定下来今晚去荀忻家一聚。
执经问难早已开始了,荀忻听一位儒生站起身道,“如此盛会,多年难得一见。
光武时曾有夺席谈经之盛事,今日群贤毕至,不如效仿故事?”
所谓“夺席谈经”
,指的是光武帝刘秀时的事。
有一次正旦朝贺,刘秀看殿上儒臣们都在,想出一个助兴的玩法。
让群臣里能说经的人相互诘难,说不通义理的便被夺席,席子给辩赢的人。
以坐席为赌注,输了颜面扫地,赢了极出风头。
当年侍中戴凭,舌辩群儒,一人重坐五十余席,当即举世闻名。
一听提议这种玩法,在场的人面面相觑,好事的人连连抚掌称善,不想参加的也不好当场认怂。
当那名儒生前去征询尚书令的意见时,荀令君闻言一笑,颔首,“可。”
“夺席”
的规则一出,场面更加活跃。
杨彪一个没注意,身边陪坐的儿子便不知所踪,环视四周,毫不意外发现杨修果然参与到了辩经中。
刘晔的淮南好友们打过招呼先后离席,前去公卿一席找人问难。
所谓“问难”
,“问”
指最开始提出的问题,“难”
则是后续的一再质疑。
在荀忻看来,这种辩论形式其实有点像后世的学术“答辩”
。
只不过“答辩”
是从学生角度来说,“问难”
则是站在老师角度而言。
片刻之后,公卿席上所聚的人越来越多,众人围住一角,前拥后挤,不像是辩难,更像是看热闹。
刘晔与荀忻对视一眼,“荀君,既至此,不如一探究竟。”
来都来了,坐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因此刘子扬提议他们俩也去看看热闹。
荀忻深以为然,和刘晔起身往那边走。
能引起这么大动静的必然是朝中大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