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刘辨愣住了,“我……”
“你性情宽和,但耳根子软。
将来董卿征战在外,总会有人趁机进谗言……王儿,你要记住,相信董卿。
只有这样,我汉室也许还能有复兴之日,莫要被小人蒙蔽。”
“孩儿记下了!”
刘辨从那天开始,更加刻苦的学习。
同时,他更加相信,只要董俷在,汉室一定可以光复。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时常会跟在董俷的身旁。
只是这一次,刘辨也有些接受不了。
沙摩柯见过了刘辨之后,走进了暖帐。
“嫂嫂!”
任红昌生了孩子之后,并没有因此而显得臃肿,相反经过济慈的条理,变得更加娇艳。
见沙摩柯进来,任红昌笑道:“三叔怎么有兴趣来了?”
“二哥在做什么?”
“哦,他前些日子发现这耕地用的犁不甚得意,所以就和德衡他们一起改造了一下。
这不,刚打造出第一部,就急急忙忙的把我们叫过来观看,还要亲自操作。”
说着话,任红昌好像想起了什么事,“姐姐,夫君这一手活计,似乎很熟练啊……莫非他以前曾经耕种过土地吗?”
董绿愕然的摇头,“以前在牧场的时候,他天天除了练武就是读书,可没见过他干这种庄稼活儿。
嘻嘻,不过夫君有些时候,是挺古怪,也许上辈子他干过这活计吧。”
这原本是一句玩笑话,却道中了里面的真相。
董俷那上一世,虽然是个护林员,可是对庄稼活,倒也不算是陌生。
以前他没怎么主意,可来到张掖后,静下心来观察这里的风物时,他却发现了一件事情。
在上一世记忆中,山村里由于道路等种种因素,还保持着比较传统的耕种习惯。
比如这犁,董俷记忆中的犁,和他所见到的犁完全不一样。
在这个方面,费沃可称得上是专家。
在解释了犁的结构之后,董俷按照记忆,画了一张后世耕犁的草图。
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将先有犁的直辕、长辕,改编为曲辕、短辕。
同时又在辕头上,安装了可以自动转动的犁盘,使得犁架变小,变轻,同时也便于调头和转弯。
操作灵活,方便,也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畜力,很实用。
当然,这里面大部分是由马钧费沃和甘信三人通力研究,董俷所出的,只是一个构思。
但就是这么一构思,却使得历史本该在唐代才出现的曲辕犁,江东犁提前出现。
这第一部曲辕犁,被甘信命名为西平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