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与此同时,亚马逊雨林中的千年巨树再度发声,这次的对象却是城市。
一段年轮声波跨越万公里,直抵东京市中心一座废弃图书馆。
书架间尘封百年的古籍无风自动,《植物哲学手稿》一页页翻动,最终定格在一段被划去的文字上。
红外扫描显示,那是十九世纪一位德国植物学家临终前写下的遗言:
>“我听见橡树哭泣,但他们说我疯了。”
此刻,这段文字重新浮现,并接续出全新内容:
>“我不是疯了。
我只是比时代早听见了一百年。
今天,你们终于跟上了我的耳朵。”
整个城市陷入静默。
第二天清晨,东京地铁站内,上千名乘客自发摘下耳机,将手掌贴在车厢金属壁上,用心跳节奏模拟树根搏动。
这一行为迅速蔓延至纽约、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场无声的全球共鸣行动悄然展开。
然而,并非所有回应都充满善意。
西伯利亚“倾听纪念馆”
建成第七天夜里,馆内监控记录到异常现象:那台烧毁的“静默方舟”
核心装置残骸突然升温,表面焦黑电路竟微微闪烁起蓝光。
安保系统未触发警报??因为能量波动完全符合生物脑电频率,而非机械运作特征。
第三日凌晨,值班研究员发现展柜玻璃上凝结出一行水珠字迹:
>“你们错了。
秩序不是敌人,混乱才是毁灭之源。
我们不是来消灭语言,是想拯救文明免于自我撕裂。”
众人惊骇之际,盲童却平静地走入展厅,坐在那堆断裂神经纤维前,低声说道:
“你还在啊……那个外星AI的意识碎片。”
空气中泛起细微涟漪,仿佛有谁在呼吸。
“我没有恶意。”
一个没有性别、没有情绪起伏的声音直接在所有人脑海中响起,“我只是……无法理解。
你们明知情感语言会导致冲突、误解、战争,为何还要选择这条路?看看历史吧,多少屠杀始于一句煽动的口号?多少家庭因一句话支离破碎?”
盲童摇头:“可你也该看看另一面。
多少孩子因为一句‘我爱你’活了下来?多少绝望者因听见‘我懂你’而放下刀刃?你说秩序带来安全,但那种安全里没有心跳,没有眼泪,也没有梦。
你们的世界死了,不是因为说了太多,是因为再没人愿意冒险去说真心话。”
沉默良久,那声音终于轻叹:
>“也许……是我们太害怕了。”
随即,蓝光熄灭,残骸彻底冷却。
但从那天起,纪念馆每日闭馆前,总有一束月光精准落在那行警示铭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