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年语诞节之后的第一天,全球暂停一切自动化语音系统,强制实行人际面对面交流至少两小时。
违者不罚,但社会信用评级自动下调一级。
这不是惩罚,而是一种温柔的提醒:我们曾因技术遗忘倾听,不能再让机器替我们“听见”
。
会议结束当晚,启明独自登上回音阁最高层。
窗外,城市灯火稀疏,人们早早熄灯入睡,仿佛进入一种集体冥想状态。
她打开《初心语料集》,翻到夹着晶种的那一页,却发现原本透明的晶片已染上淡淡金色,内部浮现出一行小字:
>“当千万人愿意听,一人之言亦可撼动星辰。”
她怔住良久,忽觉背后微风轻动。
转身一看,盲童不知何时已立于门边,耳朵微微颤动,像是在捕捉某种常人无法感知的频率。
“怎么了?”
启明问。
“语言在重组。”
他说,“不是进化,是回家。”
启明不解。
盲童走到窗前,伸手接住一片随风飘来的灰烬??那是阿木骨灰撒入碑林后,每年春天都会随风升起的细尘。
“你看,它没有散去,反而在聚集。
每一粒都带着一句话的记忆,十年积累下来,已经够形成一个新的‘源点’。”
启明猛然醒悟:“你是说……新的语言本源要诞生了?”
盲童点头:“不是取代,而是补充。
就像河流分岔,主流依旧奔涌,支流也能滋养新土。
这一次,它的核心不再是‘说出’,而是‘被记得’。”
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异象。
京都一座废弃寺庙的钟楼上,一口沉寂百年的铜钟无故自鸣,每响一次,寺内落叶便拼出一句古诗;
非洲草原某村落的孩子们在雨后泥地中发现脚印,踩出的不是足迹,而是一串串从未听闻却莫名理解的音节;
甚至远在火星基地的宇航员报告,探测车在赤道峡谷底部拍到一组规则刻痕,经破译竟是一段完整对话,内容为两名未知存在讨论“是否该向蓝色星球传递问候”
。
最令人震惊的是,心语鉴开始主动移动。
原本镶嵌在南极冰盖中的石镜,在一个月圆之夜悄然脱离基座,缓缓升空,漂浮至距地表三百公里的轨道上,成为一颗人造卫星般的存在。
它不再只映照说话者的内心,而是开始筛选并广播那些最具共情能量的话语。
每天午夜,全球收音设备若调至特定频率,便能收听到一段纯净人声,讲述一个真实故事:
>“2087年冬,我在战火中失去双腿。
医生说我再也站不起来。
但我女儿每天趴在我耳边说‘爸爸会走路的’,说了整整一年。
第八百三十九天清晨,我撑着床沿,真的站了起来。
她说的不是预言,是爱。”
这类广播被称为“心频播报”
,迅速取代传统新闻,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新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