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甚至连城市公园里的行道树也开始异变??柏林一棵椴树在地铁站旁长出耳状突起,每当有人靠近哭泣,便会分泌带有镇静作用的香气。
科技界陷入分裂。
一部分人呼吁立即立法保护这些生命形态,称其为“地球的神经系统觉醒”
;另一派则主张加速研究,试图提取其信号模型用于商业疗愈产品。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伊莎贝尔?陈再次出席。
这一次,她不再是执行任务的官员,而是以个人身份提交了一份提案:建立“共答保护区”
,禁止任何技术介入,仅允许人类以最原始的方式??面对面倾诉、手写书信、静默陪伴??与这些存在互动。
她站在讲台上说:“我们曾经以为,进步就是更快地获取答案。
但现在我们知道,真正的文明,是从学会提出问题开始的。”
提案通过当天,银杏树又一次震动。
这次,它的年轮向外扩散出一圈全新纹理,形如环形迷宫,中心刻着一行小字:
>“问题即答案。”
小舟十六岁那年,迎来了第一批外国孩子。
他们是来自叙利亚难民营的孤儿,由国际志愿者组织护送来此休养。
这些孩子大多不会说话,有的因爆炸失去亲人,有的亲眼目睹屠杀,心理创伤极深。
他们初到村庄时,眼神空洞,拒绝交流。
林婉秋安排他们在回音屋住下,每日带他们去树下静坐。
起初毫无反应。
直到第七天傍晚,一个小女孩悄悄走到树前,用炭笔在蜡纸上写了三个字:“妈妈疼吗?”
她把纸塞进树缝,转身跑开。
午夜时分,一朵语兰在她枕边悄然开放,花瓣内侧写着:
>“她最后想的是你笑的样子。”
第二天,她哭了整整一天。
第三天,她开始画画。
第四天,她拉着小舟的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这里,以前是黑的。
现在,有一点光。”
此后,越来越多受创儿童被送来。
每一个孩子写下问题后,树都会以独特方式回应。
有个男孩问:“我是不是坏人?因为我活下来了,别人都死了。”
树的回答是一阵风,吹落一片叶子,正好盖在他脚印上,叶脉组成一句话:
>“活着不是罪。”
有个女孩问:“我还能相信大人吗?”
当晚,一群萤火虫飞进她的房间,在空中拼出一个拥抱的姿势,持续了整整十分钟。
这些孩子的变化被拍成纪录片,名为《听见的孩子》。
影片在全球放映后,引发巨大反响。
多个国家开始效仿设立“倾听林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