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胡太医领命而来,不诊脉交不了差,因此说,“不麻烦,上回给老太君开的药,都煎完了么?吃药也好,诊病也罢,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事情,所谓固本培元,就是这样。
上回来,我看过之前吃的方子,有几味药,还需斟酌。
今日还是让我再号脉,看看调理得如何,如有好转,就需重新写方子开药,耽搁不得。”
王太医不乐意了,“之前的方子是我开的,怎么需要斟酌了?何处需要斟酌了?”
胡太医长长地“哦”
了一声,“既是你开的,那就不足为怪了。”
按照习惯,他原本想掸一掸官服上的灰,才想起今儿个没穿官服,只能硬生生换成你捋胡须,眼皮微抬,扫向王太医,“太”
字刚喊出口,慢悠悠地转成“郎”
字,不急不徐地评价,“王郎中,急功近利,乃医家大忌。
“老太君这‘肺胀’之症,沉疴日久,肺气壅塞,肾气亏虚,最忌骤攻猛伐,犹如朽屋强拆,必至倾颓。
当以温养肺肾、化痰平喘、徐徐图之为上。
你那方子里,麻黄、葶苈子用得太狠,虽能一时压下喘促,却如抱薪救火,耗伤肺气根本,更损肾阳。
老太君这把年纪,经得起几回折腾?”
最终按下定论,“切忌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啊!”
王太医一听“急功近利”
、“朽屋强拆”
,脸皮登时涨成了猪肝色,那点强装的不熟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忍着提领子和他对峙一番的愤愤,声音拔高,带着被踩了尾巴的尖利:“胡郎中!
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
老太太如今喘促气短,入夜尤甚,痰涎壅盛,胸闷如石,这是标证急迫!
标不治,何以固本?你那套温温吞吞的方子,吃上一年半载,老太太怕是连炕都下不来了!”
他说,“我用的麻黄、葶苈,配伍苏子、白芥子、半夏,正是要宣肺涤痰,速通其壅滞!
《伤寒论》有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我加干姜、细辛佐制其寒峻之性,何来耗伤根本?倒是你,一味温补,参芪熟地堆砌,就不怕闭门留寇,让痰浊愈结愈深,反成痼疾?”
王太医听见什么《伤寒论》,气得胡子直翘,末了却笑了,“一派胡言!
老太君脉象细弱,舌淡苔白滑,分明是肺脾气虚、肾不纳气为本,痰浊为标!
你那猛药下去,标证或许稍缓,但正气必伤!
“我主张培土生金,用参苓白术散打底,佐以温肾纳气的蛤蚧、补骨脂,化痰用陈皮、茯苓、款冬花之平和者,正是顾护根本,徐徐祛邪。
‘急则治其标’不错,但老太君此症,标虽急,本尤虚!
岂能只顾一时痛快?你那治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王太医嗤笑一声,毫不示弱:“哈!
好一个‘徐徐图之’!
老太太夜不能寐,食不下咽,这‘徐徐’下去,怕是连‘图’的机会都无!
治病如救火,刻不容缓!
你那温吞水,缓不济急!
我立竿见影的法子,先把人救过来,喘顺了,吃得下睡得着了,再谈你那劳什子‘固本培元’不迟!
总好过让人在你这‘温养’里活活憋闷!”
不禁感叹连连,“愚顽,愚顽!”
胡太医情急之下,几乎要吼出对方在太医院的大名,话到嘴边硬生生拐了个弯,变成一声含糊的怒哼,“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多少年来,你改过吗?年高体弱,经不起你那虎狼之药!
若伤了真元,你担待得起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