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今按照律法,妾的父亲应当获罪受刑。
妾父有冤,谁能明鉴?苍天有眼,谁能明鉴?”
“死去的人不可复生,受过刑的人不能重新长出肢体。
一旦手起刀落,他想要改过,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若是原本无罪,无辜受到牵连,刑罚已下,如同出弓之箭,怎样也不能回头。
妾一介微末女流,别无所长,只知道一点这样的道理,妾愿意没为官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自新。”
鼓点慢慢地缓下来。
“文帝看了这封陈情,十分触动,不免也滚落泪来,赞叹此女,万岁陛下口中说,‘好一个肉刑一施,万世难补!
速传旨,淳于意免罪,着即修订刑律,废除肉刑!
’”
铜磬声响起,缓慢,悠长。
她念完了下场诗:“这正是,孝心直贯斗牛寒,蝼蚁竟能撼泰山。
莫道裙钗无胆气,未央宫上月姗姗。”
座中有人调笑着问她,“姑娘说书,说得好。
可我觉得还差一点儿,所以大伙的茶钱,姑娘还包不包了?”
连朝愣了一下,说,“包的。”
原本还沉闷的氛围,瞬间松泛了起来。
不少人笑着啐他,“甭听他的,他跟你贫呢!”
有人感叹,“我听了这么多回说书,台上的人自己讲自己的,台下的人各听各的。
难得觉得感同身受,恨不得也跳到场上去,分辩个明白。”
连朝在短暂的时间里,整理好自己的思绪,趁众人说话的间隙,她将声音往上提了提,眼中含泪,“诸位,戏文不是凭空捏造,而是确有其事。
这样的事情,不仅西汉有,东汉有,隋唐有,到了咱们这一朝,也屡见不鲜。
小女子虽唱的是前朝故事,想诉的却是这古今同悲的一桩冤!”
“我冒昧地想写《缇萦救父》的故事,就是因为我的阿玛也遭遇过这样的事。
他在南边为官时,衣食住行与百姓无异,想民所想,忧民所忧。
每逢荒年,为了赈济灾民,将官仓余粮全部发放,自己以萝卜干佐米饭充饥。
离任来京,钱粮清楚,并无亏空。
谁知祸从天降,无端被卷入黄学士贪墨案,收押刑部,三载有余。
身为女儿,不能无用。
但是我走投无路,只能寄希于此。
列位!”
她哽咽着,“当年缇萦能上书御前,今朝太平治世,万岁治隆唐宋,德比尧舜,难道听不见民间的苦与难?天下这样的不平事,难道只有我家门前这一桩?今日你我一言不发,来日奸臣贼佞坑害到自己家中,又指望谁能站出来为自己求个公正?今日之京城,难道也缺仗义之人吗?”
她话音刚落,便自外进来一群兵丁,将里外团团围住,为首的副指挥迎面喝道,“来人!
此女在市井中煽风点火,意图不轨,给我拿下收押!”
粗糙的绳子,将她的手捆紧,明明今天天气很好,可是从屋里往外看,什么也看不清楚,一片花白,撞入眼帘……
耳畔的厉喝还在继续,“此乃罪女,谁容许她在此鼓吹谋逆?将余下一干人等,一并收押,听候发落!”
一团布不由分说塞进她嘴里,让她说不出话来。
她看着芸芸地,面面相觑的人们。
霎时觉得不知道刚刚缇萦的故事是在唱戏,还是现如今的自己正在唱戏。
她重重地“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