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勐混村瓦匠:3元天,包午饭”
“镇运输队:拉料5元车,单程10里内”
。
“水泥的话,我知道老街那家建材店,老板是我爷爷的老熟人,批发价能给到120元吨,比预算里的150元便宜不少。”
秦婉宜指着表格上的“水泥”
一项,笔尖在纸上画了个圈,“而且修路用的是325号水泥,不用买更高标号的,浪费钱。”
钟清清一边听一边记,算盘打得飞快,算到人工费用时,她停下了手:“按路的长度和宽度算,大概需要二十个工人,干十五天就能完工,每人每天3元,总共就是900元,比预算里的1500元省了600元。”
两人就这样忙了整整一个下午,窗外的雨停了又下,办公室里只听得见算盘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秦婉宜还特意跑了趟老街,给建材店老板打了个电话,确认了水泥和砂石料的最低价;钟清清则根据秦婉宜提供的数据,重新做了一份预算表,用红蓝两色笔标注出各项支出的明细,还附上了“物价参考来源”
,比如采石场的促销通知、运输队的报价单复印件。
傍晚时分,当陈老华侨的助理林先生拿着新方案时,原本紧绷的脸渐渐舒展开来。
林先生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金丝眼镜,说话带着淡淡的缅甸口音,他翻着预算表,指着“砂石料68元方”
的标注问:“这个价格,确定能拿到吗?我之前问过邻镇的采石场,最低也要72元。”
秦婉宜连忙上前,用流利的缅语解释:“林先生,镇西的采石场老板和我爷爷是旧识,知道这是给镇上修路的公益项目,特意给了最低价,而且我们算的是二十方以上的批发量,老板还承诺免费送料上门。”
,!
她还拿出采石场老板写的便条,上面用缅文和中文写着“同意以68元方供应砂石料,包运输”
。
林先生接过便条看了看,又翻到人工费用那一页,看到“3元天,包午饭”
的标注,点了点头:“我之前在勐混村问过,确实是这个工价,你们考虑得很周全。”
当天晚上,陈老华侨就拍板签了捐赠协议,镇领导特意在镇上的小饭馆请钟清清和秦婉宜吃饭,席间还说:“以后镇上有这种事,还得靠你们俩。”
这件事过后,两人的关系更近了。
每天上班,秦婉宜都会带两个自己烤的糯米粑粑,分给钟清清一个;钟清清则会教秦婉宜用她带来的“新式记账法”
,把复杂的账目整理得更清晰。
闲聊时,钟清清试探着说:“婉宜姐,我跟表哥(指姜国栋)想在镇上做点小生意,比如倒腾点本地的特产,你觉得怎么样?”
秦婉宜眼睛一亮,放下手里的笔:“这个好啊!
勐拉镇的野生菌、傣家的织锦,在缅甸那边很受欢迎,我认识几个山民,他们采的菌子都是最好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卖出去。”
她的语气里满是期待,显然对这件事很感兴趣。
周伟还是像往常一样,傍晚时分来小院找姜国栋。
起初,秦婉宜每次见到他都会有些拘谨——周伟总是穿着一身卡其布军装,脸上没什么表情,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硝烟味,说话也惜字如金,每次秦婉宜跟他打招呼,他都只是点下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