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就是负责任的表达。”
课后,周望与几位老人围坐喝茶。
话题不知怎的转到了死亡。
“我最怕的不是死。”
一位曾患癌症的老教授说,“是死后被人乱传我的遗言。
网上那么多‘名人临终忏悔’,哪个是真的?哪个是为了卖课编的?”
另一人接话:“所以我早写好了公开信,存进‘清源’的时间胶囊功能。
设定十年后自动发布,附带生物特征验证。
谁也别想冒充我说话。”
周望怔住了。
回程车上,她打开“时间胶囊”
项目文档。
这是去年立项的冷门功能,允许用户加密存储文字、音频或视频,在指定日期解密公开。
初衷是帮人实现“未来的自我对话”
,比如写信给十年后的自己,或是留下家庭记忆档案。
目前累计使用不足两万次。
她突然意识到??这或许能成为对抗“死后谣言”
的利器。
当晚,她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我们要升级‘时间胶囊’。”
她说,“加入多重身份核验机制:DNA样本绑定、亲属联合解锁、区块链存证。
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提前声明‘这是我最后的声音’,防止恶意拼接或伪造临终发言。”
有人担忧:“会不会引发伦理争议?比如家属不愿公开逝者隐私。”
“所以我们不强制。”
周望坚定道,“但必须提供选择权。
沉默不该被默认,澄清也不该只靠活着的人。”
项目启动三个月后,首例应用诞生。
一位渐冻症患者录制视频遗嘱,详细说明自己拒绝插管治疗的决定,并授权“清源”
在其生命终结后二十四小时内向全国合作医院推送验证信息。
“我不想让我的选择,变成别人口中‘家人放弃救治’的悲剧故事。”
他说。
视频发布当天,#让告别有尊严#登上热搜。
数百万人观看,数千名重症患者登记预约“数字遗言”
服务。
春天再次来临。
清明节前夕,周望带着女儿回到玉树村小。
学校操场新装了一块太阳能电子屏,每日滚动播放经“清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