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回批”
等多个部分有机组成的批评形式。
这一形式经毛氏父子、张竹坡等人进一步发展,成为小说评点史上最规整系统的评点形态。
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张竹坡对《金瓶梅》的评点、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艺术见解,并将小说评点推向新的高峰。
2.小说序跋
小说序跋(包括总序、引言、志、读法等)也是古代鉴赏品评小说的重要形式。
为小说写作序跋大约始于魏晋之际,而兴盛于明清。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带来了理论的活跃。
当时的小说家和理论家都喜欢为小说写序跋,评价小说的社会作用,认为小说可以和正统的诗文经史相媲美,并结合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具体的作品,提出具有理论意义的艺术见解。
这使序跋成为当时流行的小说理论形式之一。
如蒋大器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从宏观上阐述了演义小说的艺术特点、教育作用及其普及历史知识的重要意义。
李贽的《忠义水浒传序》把司马迁“发愤著书”
的理论用于小说创作。
冯梦龙、凌濛初等人在“三言二拍”
序中论及小说的醒世功能和教育作用。
金圣叹、毛氏父子、张竹坡三家评点都在书首安排了一篇《读法》,作为全书批评文本提纲挈领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带有感性鉴赏性质的小说评点,序跋对小说艺术的批评更有体系性,理论色彩更浓。
3.其他
直至近现代,专门、系统的小说理论才开始陆续产生。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首开先河,自觉地把小说的地位从“小道”
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用政治解读的模式进行小说研究。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另辟蹊径,引入西方哲学、美学理论进行《红楼梦》研究。
其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作为第一部小说史专书,与胡适的《白话小说史》一道,开辟了一门新兴学科——小说史学。
此外,郑振铎、阿英、俞平伯、孙楷第等人也对小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