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散文鉴赏的方法
banner"
>
古代散文鉴赏理论对我们今天欣赏古代散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欣赏一篇散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要识得文眼,领悟立意。
凡是构思精巧的散文,往往都有“文眼”
,这是一篇文章的核心。
鉴赏散文时,要尽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作用的“文眼”
,以便领会作者写作的缘由与目的。
“文眼”
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也可以是一种观点、一种情绪,乃至一景一物,都有可能是“文眼”
所在。
把握“文眼”
,其实也就是要找文章的立意所在。
古代散文中,议论文的立意比较明白,作者大多都在文本中直抒己见,如贾谊《过秦论》卒章显志:“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苏洵在《六国论》中开门见山提出文章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
但是,状物抒情类和叙事写意类文章的立意有时候就不是那么一目了然。
苏轼的《喜雨亭记》意在抒写久旱得雨,国泰民安的喜悦之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主要表现不以个人得失为意,而以民之乐为乐、与民同乐之志,但是这两篇开篇都是描摹景色和抒情写意,它们的文章立意是寄托在这种摹写之中的。
另一类记叙类散文通常是通过记人或者叙事来抒情言志,而不是单纯的记人或叙事。
例如归有光《项脊轩志》,实写轩中之景,而婉转抒情,追念亲人之爱,抒发自己安贫乐道之情怀。
不同文章的不同立意,需要通过仔细分析来把握。
所谓“形散神不散”
,散文表面起来是散的,但是因为“文眼”
和立意的存在,它的“神”
并不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