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澄明而颤动着的空气,细密得若有若无的花林,还有朦朦胧胧隐约着的沙滩……它们都在月光的照耀下绽放出各自的光彩,整个世界显得轻灵而自由。
这美妙的月色,引发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高悬空中的明月,亘古不变,而对月之人却只能如流水匆匆而逝,一去无返。
面对着这轮永恒的明月,人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一种忧伤的感受深深地浸染了这片月色。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
开始,诗歌转入抒写别情。
月光洒落在思妇的梳妆台上,痴迷地徘徊在她的左右。
她想随月光飞到游子身边,然而鸿雁不可传书,鱼龙不可捎信,皆因路途太遥远。
远方的游子也在梦中见落花成尘,悲伤年华渐逝,归期难料。
梦醒时,落月西斜,徒然映照着东去的长江水。
春江花月夜将尽了,斜月藏入海雾中,天南海北,路途无限,相会无期,游子的心坠入了茫茫迷雾当中。
这样静谧安闲的月夜,谁能有幸戴月归乡呢?他只有望着落月,将满怀愁情借落月余辉洒在江边的树上。
诗以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开篇,在悠悠的喟叹中收尾,抒发了对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无奈哀叹。
全诗融情入景,景、理、情水乳交融,诗情**漾,意蕴无限。
【辑评】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之上。
——明·胡应麟《诗薮》
钟云:“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
谭云:“《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
钟云:“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张若虚春江潮水篇,不着粉泽,自有腴姿,而缠绵蕴藉,一意萦纡,调法出没,令人不测,殆化工之笔哉!
——明·毛先舒《诗辩坻》
此篇是逐解转韵法。
凡九解:前二解是起,后二解是收,起则渐渐吐题,收则渐渐结束,中五解是腹。
虽其词有连有不连,而意则相生;至于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
“春”
字四见,“江”
字十二见,“花”
字只二见,“月”
字十五见,“夜”
字只二见。
于“江”
则有用海、潮、波、流、汀、沙、浦、潇湘、碣石等以为陪,于“月”
则用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鱼、雁、海雾等以为映。
于代代无穷乘月望月之人之内,摘出扁舟游子、楼上离人两种,以描情事。
楼上宜“月”
,扁舟在“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