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诗歌从开头至“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为第一段,叙述与琵琶女的偶遇以及琵琶女的精湛琴艺。
诗人送客江头,秋风萧瑟,一片凄凉。
琵琶女在诗人的邀请下,“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诗人从琵琶女的试弹动作开始写起,一步步将读者引入优美的情境之中。
“低眉信手续续弹”
“轻拢慢捻抹复挑”
,表明她技艺娴熟,精湛神妙。
接着又运用一系列复杂、连贯、贴切、优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
嘈嘈急雨、切切私语、珠落玉盘、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声如裂帛……仿佛使读者身临其境。
最后,诗人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作结,说明了乐曲的动人效果。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
至“梦啼妆泪红阑干”
为第二段。
琵琶女自诉其辛酸经历和眼下的不幸遭遇。
她曾是个色艺俱佳的艺人,可惜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尽,“老大嫁作商人妇”
后,只能独守空闺,被抛弃的命运使得诗人唏嘘不已。
最后一段是诗人的感慨。
人生无常,盛衰有时。
被流放到僻远之地又抱病在身的诗人从琵琶女的身世中体认到自己的艰难处境,不由得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悲叹。
这也是普天下所有命运多舛的人的悲叹,因此能引起巨大的共鸣。
本篇构思新颖精巧。
诗人的迁谪之感是通过惋叹一个歌女的身世表现出来的,而歌女的身世又是先通过琵琶的弹奏表现出来的,百转千回,终归一处。
如其写琵琶女的出场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将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的情态逼真地描摹出来。
诗中描写音乐和演奏技巧的句子段落更是千古绝唱,或悠扬或急骤,或轻灵或滞涩,或幽怨或愤激,一连串的比喻将乐曲的种种变化起伏、婉转情态,表现得如在目前。
这一段描写既有弹奏技巧,又有乐声模拟,还有琵琶女的心绪,可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
全诗语言平易简洁,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写景如画,抒情如诉,画意鲜明,诗情浓郁。
清词妙喻,络绎不绝。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