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古体诗名篇导读(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诗中无处不在的水,不仅营造了蕴藉空灵的意境,也拉开了男女主人公之间不可消弭的距离。

无论他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伊人”

总是那样地可望不可即。

从“白露为霜”

到“白露未晞”

,再到“白露未已”

,时间的推移没能带走他的忧愁,也没能改变他执着追求的信念,没能冲刷掉他对“伊人”

一如既往炽烈的爱恋。

而在水一方的女主人公,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总是飘忽不定,似乎有着超凡脱俗的缥缈和灵动。

显然,这是一段无望而又不能放弃的爱情,它的结局令人悲怆唏嘘,给人以无限的惆怅和忧伤。

这首诗融情入景。

秋风秋苇,秋霜秋水,天地茫茫,诗歌以深秋萧条的景致,渲染出一片凄婉、忧郁和苍凉的气氛,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交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这首诗最为典型地体现了《诗经》比兴手法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魅力。

【辑评】

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

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宋·朱熹《诗集传》

异人异境,使人欲仙。

——明·钟惺《诗经评点》

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细玩“所谓”

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

亦想象之词。

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

——清·黄中松《诗疑辨证》

《蒹葭》,亦好贤诗也……平王东迁,地没于戎,秦虽得而有之,而所听信者寺人,所经营者甲兵,征战而不复以崇礼乐、敦教化为务。

人材风俗,于是大变,然以地为周之旧也,故犹有守道之君子、能服习先王之教者,见其政变于上,俗移于下,是以深自韬晦,入山惟恐不深。

诗人虽知其贤,然亦知其不适于当世之用,是以反复叹美而不胜其惋惜之情。

——清·崔述《读风偶识》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

其实首章已成绝唱。

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意境空旷,寄托玄远。

秦川咫尺,宛然有三山云气,竹影仙风。

故此诗在《国风》为第一篇飘渺文字,宜以恍惚迷离读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世界交换师七年顾初如北沧元图没人告诉我这不是游戏疯批美人带崽征服娱乐圈我做噩梦能变强外室之妻恰逢雨连天万界大表哥英雄无敌之佣兵术修大巫团宠格格是食修紫藤花游记我靠脸在无限流世界装小可怜娘娘她独得帝心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邪王火妃:殿下等着瞧七零之彪悍娘亲斗罗大陆之星罗大帝病弱权臣被悍妻喊去种田快穿三界之我的宠物是阎罗大佬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我一个NPC能有什么坏心思荣光[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