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样就选择天津滨海新区,该地区的商业银行可以帮助大家把人民币换成外汇,然后帮助你用外汇在国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首先放开资本市场就是香港资本市场,把这个叫做港股直通车。
但是这个主意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实行,因为我们很害怕一件事,本来是希望国内外汇流出去,既然能流出去的话,就会顺势能流进来,如果流进来的多,流出去的少,会产生问题。
所以,最起码在人民币升值没有升到顶之前,都在赌人民币升值,大量的外汇流入中国怎么办?所以这件事迟迟没做,到现在也没做。
所以从上面来看,还要实行外汇自由买卖才行,如果外汇买卖不自由的话,实际上很难很快地花掉。
所以最近央行行长宣布,我们还要在资本项目下,慢慢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
现在中国还是资本回报很高的地方,资本追求利润回报,哪里回报高,就流向哪里,关键是要增强安全性的问题。
现在中国是资本回报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也是资本不安全的国家之一,如果加强安全性,我们的民营资本就不会流向国外。
所以,体制要改革,这个外汇的自由买卖最终还得要实现,如果外汇买卖不自由的话可能外汇花不掉,花不掉就都压在央行身上,央行发人民币,最后导致货币多发。
这就是自由外汇体制的第一条叫做外汇买卖的自由。
自由外汇体制的第二个内容就是汇价的自由,外汇价格应该是自由波动的,汇价根据供求关系自由波动,这个时候才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外汇体制。
我们外汇长期以来是国家控制的,实行的是固定的汇率,比如说人民币对美元长期是1∶8.5,导致人民币该贬值不贬值,该升值不升值,结果使得汇价丧失了调整外汇进出的功能,使得央行不得不多发人民币收购这些外汇。
因此,应该实行汇价自由才行。
2005年7月我国决定实行汇价的有限自由,也就是汇价在有限范围自由波动,因此当时讨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放开?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
一种方式就是一下子放开,一下子放开以后,我们国家认为人民币对美金的比率底线是1∶6,美国的底线是1∶5,因而如果要一下子放开的话,应该升到1∶6或1∶5点几,那么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就担心恐怕国家一下子受不了、企业受不了、个人也受不了。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我们央行的外汇储币主要表现为美元,如果你一下子要放开,升值到1∶6,央行是1∶8.5买来的,你让它6块钱卖掉,那就1美元央行损失2.5元人民币。
这样很大程度上央行受不了,你得给它时间,让它赶快把美元处理掉,把美元换成别的外汇,这样一来,如果升到1∶6,对央行的影响就会小一些。
但你得给央行时间,一下子升值是不行的。
当然,一下子升值企业也受不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是向美国出口衬衣,一件衬衣在美国卖1美元,原来美元汇率是1∶8.5,我卖1美元可以换回8块5人民币,假如我的成本是7块人民币,那我还赚了1块5;但你要一下子放开升到1∶6,我1美元换回来的才是6块人民币,我成本要7块5人民币,那么我就亏了。
尤其是我们企业出口一般都是签一年的合同,那么2005年7月份放开一下子升到这么高的话,企业就得亏整整一年,如果企业不想亏,就要把衬衣在美国的价格,提高到2美元一件;但是提高到2美元一件,美国人就不买了,企业就做不下去了。
因此,一下子升值,企业要么出不去,要么亏损,企业受不了,要给他们时间调整出口国。
比如不向美国出口了,向欧盟出口,因为人民币兑换欧元,人民币是贬值的,这样企业才能承受升值的压力。
一下子放开了居民也受不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国老百姓的外汇存款主要是美元,他们是在1∶8.5,甚至更高的汇率购买的,你一下子升值到1∶6,1万美元损失2万5人民币。
你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赶快处理掉,换成别的币种才行。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的外汇价格不能一下子放开,因而只能采取另一种方式,就是缓慢放开,最后决定用3~4年的时间全面放开,从2005年7月份开始,到2009年7月份彻底放开。
比如说,我们的底线是1∶6,美国的底线是1∶5,那就磨合到差不多5~6之间,2008年我估计升值就是1∶6.5,到2009年的7月份,就会彻底走向自由的汇价。
外汇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不是国家控制的,既然放开了,央行发行人民币的数量就会减少,这样我们就实现了缓慢升值。
但缓慢升值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所有人都在赌人民币升值,因此大量热钱想进入中国。
为了防止他们进入中国,我们搞了些极端的办法,这些极端的办法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经济交往,所以大家也很有意见。
不过,算来算去还是缓慢升值利大于弊,所以选择了缓慢升值的方式。
总之,我想我们外汇体制要走向自由的外汇体制,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外汇买卖的自由,一个是外汇价格的自由。
这两个自由,可能汇价自由会先实现,外汇买卖自由可能得过一段时间,但最终恐怕还是要实行自由的外汇体制。
到自由外汇体制形成时,外汇流入中国就不会引发央行多发人民币的问题,因为,外汇可以很快地花掉,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央行的压力。
因此,应对需求拉动型价格上涨的第二个措施就是改革外汇体制。
3.实现从紧货币政策
所谓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是你发的货币太多了,就要把钱往回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