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只要你不能解决国际收支平衡,就要不断的发货币,发多了就要吸回来。
所以把多发的货币吸回来这就是从紧货币政策。
从紧货币政策有五条手段。
第一,不断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我们商业银行吸收来的存款不能全部再贷出去,必须有一部分上交给中央银行,上交中央银行的这部分就叫存款准备金,这部分货币在存款中所占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发现市场上钱太多就要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把更多的钱集中在央行手里。
现在钱太多,所以央行就不断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现在提高到了16.5%。
什么意思呢?就是商业银行吸来的存款的16.5%要交给央行,剩下的才能贷出去。
相当于市场货币流通量一下子就被吸走16.5%,钱吸到央行,市场上钱就少了。
我看了一下,我们每次提高的幅度都是0.5%,0.5%吸回来的货币差不多是一千多亿现金,所以,大量的货币就被吸回来了,历史上我们最高是13%,现在我们提高到了16.5%。
第二,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控市场中的货币量,比如说发现市场的钱太少了,就要收购社会上的有价证券,一旦收购,货币就流向社会,有价证券就流到央行手里来了,市场上钱就多了。
如果市场上钱多了,央行就要卖自己手里的有价证券,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买,这样一来,货币就流回中央银行,有价证券就流向社会上去了,市场上钱就少了。
所以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来调控市场的货币量。
现在央行卖得最多的一种有价证券叫做央行商业票据,所以,央行大量卖商业票据,是其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第三,窗口指导,就是把各个商业银行的行长找来,给大家开会,告诉大家最近钱太多了,你们就不要过多地扩大信贷规模了,要收缩贷款资金。
如果谁不听招呼,我就收拾谁。
所以,窗口指导就是引诱加吓唬的方法。
第四,通过加息也就是提高存款利率把钱往回吸。
央行已几次加息了,但最近负利率已经很高了,央行应该加息,但是央行却迟迟不加息,为什么呢?这里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美国一直在降息,我们一加息就会吸引大量的热钱进入中国,标志着人民币升值,因为升值或不升值不是购买力的问题,而是资本回报的问题,人民币存款利息提高,就标志着人民币更值钱,因而就要升值。
第二个原因是央行知道老百姓的存款只占到老百姓货币的13,老百姓别的钱都用来买房子买股票了,因而虽然银行存款是负利率,但别的投资不一定是负利率,所以负利率也不影响老百姓的全部收入,央行决定还是不想加息。
第三个原因是2008年1~3月份我国银行存款增加很快,增加了1.5万亿,存款增加很快,就不用加息了,加息就是为了把货币吸回来,现在不加息钱已回来了,所以央行迟迟不加息。
当然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一般加息的时候都是资产价格上涨很快的时候,加息能够稳定资产价格,但是现在资产价格涨得不是太厉害,所以迟迟不加息;再加上2007年加息的手段效果很差,每次加息都会导致股市大涨,所以央行就不加息了。
第五,控制信贷规模,现在中央银行对各个商业银行都下了信贷规模指标,这是计划经济的方式而不是市场经济的方式,导致所有商业银行纷纷想对策逃避信贷规模控制,如何逃避呢?有一个办法,就是老百姓到银行存款的时候,每个银行的业务员都特别积极地劝客户不要存款,要搞理财,因为理财不受信贷规模控制,理财是个人直接投资,搞理财等于收入和损失的风险都要客户自己承担。
有些业务人员给你推荐理财项目时,只讲收益,不讲风险。
凡是只讲收益不讲风险的一定是圈套,2007年好多人理财损失很大。
因为理财是如果赚了咱们平分,如果赔了银行不承担责任。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2008年不是企业规模扩张的一年,2008年首要任务是防患资金风险,维系资金链条的完整,一旦资金链断了就全盘皆输。
过去我们的企业都注重内部管理,现在我们不仅仅要注意内部管理,还要注意外部风险的变化,要能够看懂国家宏观经济走势。
最起码有三个政府部门的网上信息要能看懂,它们分别是央行、财政部、商务部。
央行控制的是货币政策;财政部控制的是财政政策;商务部控制的是国际贸易政策。
4.推进股市扩容政策
考虑到这一次央行多发的货币,部分冲向了股市,导致了股价在2007年上涨太快,因而围绕这个特点我们要搞一个对策——股市扩容。
通过扩大股市规模容量,把钱吸住,从而稳定资产价格,尤其是股票价格。
因为股票实际上也是一种商品,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加大股票的供应,供求关系就会稳定,加大股票的供应,就叫股市扩容。
总之,控制股票价格的主要办法就是股市扩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