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韩凌沉默片刻,伸手揉了揉小舟的头发。
“那就一起准备吧。
不过你要记住,台上一分钟,台下三个月。
我们需要案例、数据、视频素材,还要预判所有可能的攻击点。”
接下来的日子,像一场无声的战役。
白天,小舟带着志愿者整理学生录音精选集,剔除敏感信息后转化为匿名文本;晚上,他和韩凌反复修改演讲稿,把抽象理念转化成具体场景。
比如:
>“当一个孩子说‘我妈骂我是废物’,我们不该回答‘别这么说自己’,而是问:‘那你听到这句话时,心里是什么感觉?’
>不是否定痛苦,而是承认它的存在。”
他们还制作了一段五分钟纪录片,记录一名自闭倾向男生如何通过“布老虎倾听法”
第一次主动发言;另一名曾休学半年的女孩,在匿名录音中倾诉抑郁后,收到了来自陌生城市的纸鹤明信片,上面写着:“我也曾躲在被子里哭,但现在我在晒太阳,你也试试看?”
与此同时,陈默也没闲着。
他联合几位营养学家和心理学家,正式推出“味觉记忆库”
的升级版??**情感食疗计划**。
针对孤独症儿童、阿尔茨海默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开发带有语音引导的定制菜谱。
>“比如为失语老人设计一道‘童年豆腐羹’,烹饪过程中会播放上世纪八十年代街头叫卖声、收音机广播片段,唤醒深层记忆。”
>“又或者为失去孩子的母亲准备‘宝宝辅食回溯套餐’,每一步都有温柔女声解说:‘你现在做的,是他曾经最爱吃的南瓜泥。
’”
项目上线当天,一位七十多岁的父亲留言:“我老伴走了三年,从来不提儿子的事。
昨晚她跟着语音做了韭菜炒鸡蛋,做到一半突然哭了。
那是她第一次说起车祸那天,儿子最后说的话是:‘妈,我想吃你炒的蛋。
’”
这条评论被韩凌放进大会材料附录,标题为:**食物不是终点,是通往记忆的桥**。
出发前夜,小舟独自爬上福利院屋顶。
雪已停,星空清澈如洗。
他打开录音笔,对着夜空说话:
>“妈妈,今天我好像要做一件大事。
>韩叔叔说,很多人会听我说话,也许还能改变一些东西。
>我有点怕,怕说错话,怕不够勇敢。
>但我想起你说过,真正的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背着害怕往前走。
>所以我会努力的。
>如果你能听见,请给我一点风,告诉我你在。”
话音落下,一阵微风拂过耳畔,吹动了屋檐下的铃铛。
叮铃,叮铃,像是回应。
第二天清晨,三人踏上北行列车。
窗外风景飞速后退,城市、田野、山峦接连掠过。
小舟靠在窗边,手里攥着那张写满批注的讲稿。
他在页脚加了一句新守则:
>**4.当世界要求你坚强时,允许自己软弱一次,只要你还愿意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