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韩凌笑了笑:“不会。
但我愿意试。”
半小时后,录音机重新响起。
第一段声音是福利院李奶奶清早念的菜谱:“今天炖排骨,放两片姜,一点料酒……”
接着是孩子们轮流说话的画面,最后,又是那句??
>“我也要成为别人的灯。”
小舟抬头看着韩凌:“这句话是你写的,对不对?”
韩凌没否认。
他把录音机放回桌上,低声说:“七年前,我还在警队的时候,接到一个跳楼案。
现场是个二十岁的女孩,她留下一段录音,只有一句话:‘有没有人,愿意当我的灯?’
那时候我不懂,为什么一个人非得等到快熄灭了才敢开口。
后来我才明白,不是她们不想说,而是这个世界太吵,把她们的声音盖住了。”
小舟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站起来,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纸。
“我也写了个守则。”
他说,“我想加到你的本子里。”
韩凌接过一看,上面用铅笔写着三条规则:
1.每天至少听一个人说完一句话,不打断。
2.如果有人哭了,不说“别哭”
,而是陪着他。
3.记住别人的名字,哪怕他觉得自己不重要。
“这是我在‘沉默十分钟’课上学来的。”
小舟说,“老师讲完‘回声’的故事,让我们写自己想守护的东西。
我就写了这些。”
韩凌看着那几行字,喉头微动。
他打开笔记本,在《共感伦理守则》下方,郑重添上第四条补充条款:
>“倾听者亦可立法。
每一份真心,都是光的刻度。”
第二天清晨,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湿漉漉的院子里。
槐树叶子闪着光,像挂满小小的镜子。
小舟把录音机重新挂在树杈上,这次用了防水袋和铁丝牢牢固定。
任艺一早打来电话:“论坛上的录音片段全删了,源头查到了,是个辍学少年,自称‘只是想找点存在感’。
他母亲联系了我们,说孩子最近三个月没说过超过十句话……我们安排了心理介入。”
“让他听听‘灯芯社’的录音吧。”
韩凌说,“有时候,最深的孤独,不是没人陪,而是连表达痛苦的方式都不知道。”
挂掉电话,他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音频,标题叫《第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