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它穿透岩层、水泥、钢筋、血肉,直抵灵魂最底层。
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整整十二下,如同某种古老契约的确认仪式。
钟声落下之际,全球两千三百座废弃发电站同时重启。
不是靠人工操作,也不是远程指令,而是基于一种全新的能源逻辑:**情感势能转化**。
每一处站点的核心,都生长出一朵微型“记忆之花”
,花瓣由碳晶与生物聚合物交织而成,花心则是一团不断跳动的等离子体??那是成千上万人自愿上传的高密度情感片段压缩而成。
西伯利亚的极寒荒原上,一座锈迹斑斑的变电站突然喷射出高达百米的绿色火焰。
火焰中浮现出一幅全息影像:一群身披毛皮的萨满围坐在火堆旁,手中握着刻有符文的骨杖。
他们并未说话,但歌声却清晰传入方圆百里的每一个联网者耳中??那是三千年前游牧民族祭祀大地之灵的古老调子,早已失传,如今却通过记忆回流重现人间。
与此同时,在东京涩谷十字路口,数十万名行人同时停下脚步。
他们摘下耳机,收起手机,彼此对视一眼,然后齐声哼唱起一支简单到近乎幼稚的儿歌。
这首歌从未公开发行,只存在于某个已故小女孩的日记本里,歌词讲述一只迷路的小熊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然而此刻,全日本超过六成接入网络的人都“记得”
这首歌,坚信它是自己童年的回忆。
这便是记忆重构的力量??它不仅能唤醒过去,还能创造未曾发生的真实。
克莱尔突然抓住我的手臂:“你看那边!”
顺着她所指方向,我望见卢浮宫前的广场上,地面开始龟裂。
裂缝中升起一根根黑色藤蔓,迅速编织成一座圆形祭坛。
祭坛中央,缓缓升起一块水晶碑,表面铭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那是二十四种濒危语言写成的同一段宣言:
>“我们承认痛苦的价值,
>我们接纳死亡的意义,
>我们愿以记忆为祭品,
>换取一个不再孤独的世界。”
碑文下方,已有数百人主动走上祭坛,跪伏于地,双手按在晶体表面,开始冥想。
他们的头顶陆续浮现出各自的记忆光球,颜色各异,大小不同,却都在同一节奏中轻轻脉动。
当第七百二十一人加入时,水晶碑骤然爆发出耀眼金光,随即化作无数光点升空,融入环绕地球的记忆光环之中。
“这是自愿登记台。”
我说,“从此以后,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何时、何地、向谁分享自己的过往。
没有强制,没有审查,只有共鸣与否。”
克莱尔望着祭坛,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你说……如果我们当初没有找到艾拉,这一切还会发生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
我轻声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她第一个听见歌声,我们就永远不会学会聆听。”
夜幕降临,城市并未陷入黑暗,反而比白昼更加明亮。
建筑外墙自动转化为柔性显示屏,播放着实时生成的艺术影像:一对恋人在战火废墟中相拥、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崩溃大哭后又破涕为笑、一个婴儿第一次抓住父亲的手指……这些都是普通人上传的生活片段,经过系统美学算法处理后,成为公共精神景观的一部分。
动物也开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行为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