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出版社党组书记兼总编辑徐福生坐在会议室主位上,眉头拧成了疙瘩,脸色比窗外的阴天还沉。
就在半小时前,他特意绕路去了趟南京东路新华书店,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发紧——几个穿得流里流气的“黄牛”
举着丛书,在人群里高声喊:“要书的来!
一套一百二,不还价!”
一百二!
徐福生当时就愣住了。
他清楚记得,这套书全套十七本,原价还不到二十块,也就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
可现在,竟被炒到了相当于县级干部两年的工资!
他攥着拳头,指甲都快嵌进肉里,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这哪里是卖书?这分明是在榨那些知青家庭的血汗!
在他眼里,这些“黄牛”
的吆喝声,比抽他耳光还难受,是对出版人最大的羞辱。
“上海都这样,其他地方怕是更糟。”
徐福生心里沉甸甸的。
他仿佛能看到,偏远山村的知青蹲在土屋门口,盼着家书里能夹来几页手抄的知识点;能看到城里的家长攥着皱巴巴的钱,在书店门口排了几天几夜,最后却空手而归的失落模样。
他们要是知道出版社就在上海,却拿不到书,会怎么想?丛书扉页上印着的那些编审名字,会不会成了他们心里的疙瘩?会议室里早没了往日的平静,编辑们交头接耳,声音不大却满是焦虑。
“我昨天听亲戚说,外地有两个知青为了抢一本书,在书店门口打起来了。”
“还有更离谱的,报上说有人偷书,就为了给孩子复习。”
“我家邻居的儿子在安徽插队,托了三个人才弄到一本《代数》,宝贝得跟啥似的。”
这些消息像小锤子,一下下敲在每个人心上。
会场一下子炸了锅,编辑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有个年轻编辑说:“我昨天去亲戚家,他家孩子也是知青,为了买这套书,在书店排了三天队,最后还是没抢到,哭了一晚上。”
还有个老编辑叹了口气:“现在情况紧迫,咱们要是不赶紧想办法,这些孩子就真没希望了!”
徐福生听着大家的发言,心里更不是滋味。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读书的不易,想起那些在农村苦熬的知青,突然一拍桌子:“同志们,咱们不能再等了!
就算加班加点,就算克服再多困难,也要把这套书重新印出来!
一定要让每个想考大学的孩子,都能有书看!”
他的话刚说完,会议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编辑们纷纷点头,有人说愿意加班校对,有人说可以去印刷厂盯着,还有人说愿意去仓库找旧版,尽快恢复排版。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可出版社的灯却亮了起来。
编辑们拿着资料,匆匆忙忙地往外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情——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很辛苦,可一想到那些等着书的知青,他们就浑身是劲。
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印一本书,更是在为无数青年的未来铺路,为这个国家的希望铺路。
过了好一会儿,徐福生抬起头,目光扫过会场,原本嗡嗡的议论声渐渐停了。
他拿起桌上那本蓝绿色封面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样书,高高举起来,声音不高却带着分量:“同志们,都说说,看着现在这情况,你们心里有啥感想?”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滚油里,会场瞬间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