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7章 恍如隔世(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日子像沙漏里的细沙,无声无息地从指缝溜走;生活是檐角滴落的雨水,日复一日地在青石板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碎片,其实是时光织就的透明绸缎,它拂过蒙尘的闹钟,漫过灶台上的水汽,最终沉淀成记忆里圆润的鹅卵石。

下乡插队的日子,就在日复一日的劳动和集体学习生活中悄然流淌着。

高考会恢复吗?在没有确切消息的日子里,报纸广播一片沉寂,乡村土墙上的大喇叭还在响亮地喊着“把农业生产搞好”

的口号。

对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知青们来说,“恢复高考”

的传言,不过是田间地头歇晌时偶尔飘过的闲话,转眼就被锄头翻起的泥土味盖了过去。

长年累月的乡村生活,早已让这些城市青年与脚下的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不少人把这里的方言说得地道,农活干得麻溜,有的娶了村里的姑娘,有的嫁了本地的后生。

即便还有知青心心念念想回城,但户籍的牵绊已经将他们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从粮油关系到子女上学,从宅基地到身后事,命运的根须已经深深扎进了这异乡的土壤。

岁月是把磨刀石,知青们早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人,不少人真心实意地把这里称为“我的第二故乡”

他们甚至觉得,这辈子大概就在这儿扎根了,生老病死都要埋在这片土地里。

唯一和本地社员不同的是,他们都属于“集体户”

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很快发现,他们不能像本地人一样“插户”

落户成家,唯一的办法就是挂在生产队名下——几十号人挤在一个集体户头里,像一群找不到落脚点的候鸟。

那时候的安置路子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兵团、农场这类“铁饭碗”

,要查三代,名额少得像中彩票;另一种就是插队,不问出身,只要能扛锄头,来多少收多少。

转折发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份。

之前还能挑挑拣拣,后来学校停课,积压的六届学生像开闸的洪水,“哗啦”

一下子全涌进了农村。

从那时起,插队就成了大多数人的命运。

一千八百万人啊!

整个国家的城镇青年像被一张无形的筛子筛过,纷纷扬扬洒落在各个角落。

这场涉及一千八百万年轻人的大迁徙,动员力度之强、涉及家庭之广、社会影响之深远,在二十世纪都是极其罕见的。

它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些年轻人的命运,更深地重塑了整个社会的面貌。

渐渐地,“插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