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像谁?像个炮仗,一点就着!
反正比你好,你就会跟人抬杠,嘴比驴还犟!”
王采娥没好气地说,伸手拍掉了石桌上的芝麻粒,又把那碗腐乳往倪少华面前推了推,“快吃你的吧,堵上你的嘴,省得再惹人生气。”
“像不像……一个月前的我?”
倪少华轻声问,声音里带着点感慨。
王采娥一怔,猛然想起一个月前的老倪——那时候他也跟徐诗文一样,说起恢复高考就激动,觉得是要否定过去,天天跟单位同志争论,后来去开了几次会,看了文件,回来后失魂落魄了好些天,再后来就想通了,还主动写了份支持恢复高考的建议。
“他会想通的,”
倪少华又咬了口煎饼,叹了口气,语气笃定中带着一丝疲惫,“只是需要点时间,需要亲眼看看,这路到底该往哪儿走。
毕竟,有些观念扎根太深,不是一下子就能拔出来的。”
王采娥没说话,伸手把那碗散发着独特气味的腐乳往倪少华面前又推了推,又顺手捡起了那份被徐诗文匆忙丢下的材料。
她不认多少字,却也知道这是重要文件,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上面的核心内容赫然在目:1977年8月4日至8日,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邓公再度复出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
邓公是真心想听到专家学者的意见。
五天座谈,只有半天他因外事活动没有参加,其余时间,天天到场,从头听到尾,认真记录,时不时还会提问,跟专家们一起讨论……晨光越来越亮,照在纸页上,那些黑色的字迹仿佛也有了温度。
王采娥看着那些字,虽然很多都不认识,却莫名觉得心里踏实——她隐隐觉得,有这位务实的领导在,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就像院墙上的老枣树,只要好好打理,总会结出满树的甜枣。
十月的四合院,老槐树的枝叶被微风撩得沙沙响,像谁藏在树影里轻轻翻书,细碎的阳光透过叶缝往下落,把青石板铺就的小路染成了流动的水墨,一会儿浓一会儿淡。
檐角那只磨得发亮的铜铃,被风碰着了才肯轻颤两下,叮咚声细得像蚊子叫,刚飘到耳边,就被胡同口传来的自行车铃声接了过去——是隔壁张大爷去工厂上班,车后座绑着的铝制饭盒叮当作响,还夹杂着远处“豆腐脑——热乎的——”
的悠长吆喝,把清晨的胡同叫醒了。
西厢房的窗棂半开着,一缕茉莉花茶的清香顺着窗缝钻出来,混着院子里紫菀花的淡香,飘得满院都是。
窗台上摆着个掉了瓷的旧搪瓷缸,里面插着几根狗尾巴草,旁边那盆枯枝倒是争气,光秃秃的枝桠上硬是绽了几朵白花,花瓣上还沾着晨露,风一吹就滚下来,滴在窗台下的青砖上,晕开一小圈湿痕。
“明月”
亭下,石桌上的青瓷茶盏早空了,几片茶叶贴在盏底,像蜷着的小虫子。
一只花斑猫蜷在廊下的藤椅上,尾巴尖儿随着飘落的紫菀花瓣轻轻晃,一会儿抬爪子去够那些打旋儿的淡紫色花瓣,够不着就“喵呜”
叫一声,声音软乎乎的,倒把亭子里的沉闷气儿冲散了些。
亭子旁边的几株紫菀,多半已经过了盛期,花瓣落得满地都是,有几片飘到石桌上,沾在了那份还带着油墨味的会议纪要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