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恢复高考的消息如惊雷炸响,瞬间成为举国上下最炙热的话题。
然而,与考生们如饥似渴的备考热情相伴的,是弥漫四野的茫然。
大家都在想,如何命题?怎样组织?录取标准几何?分数线如何划定?一道道未知的迷雾,笼罩在通向考场的路上。
丁倩虽早有预感这将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拼搏,但当她真正身处其中时,才发觉自己还是低估了迎接这场高考的艰难程度。
这艰难不只源于书本知识的匮乏,更源于那刺透骨髓的严寒。
丁倩插队的内蒙古,那漫长的冬季从十月初一直持续到来年四月。
她所在的村子地处高寒山区,广袤的平原无遮无拦,西伯利亚的寒流得以长驱直入,在此地展现出最原始、最暴虐的姿态。
那气候环境的严酷,就如同这片荒凉土地上的某些人情世故,冷漠得如同那常在零下二十度徘徊的气温。
冬夜,漫天星斗闪烁着逼人的寒光,偶尔还会夹杂着远处野狼凄厉悠长的嗥叫,这让原本就寂静的夜晚更添了几分凄清。
清晨,田野山坡覆盖着一层白花花的冷霜冰凌,即使太阳升到一杆高,大地依然吝啬地保留着满地的银白,舍不得把满地的白霜送走,凉气还丝丝缕缕地向上蒸腾着。
往常,知青们攒在一起,光是众人呼出的气息就足以让小小的土屋暖意融融,窗户玻璃上也会凝结着厚厚的水雾。
实在冷得伸不出手时,几间连排的屋子一齐烧起煤炉,彼此依偎取暖,总能重新驱散寒意。
然而此刻,同伴们大多已奔赴考场或为备考各自忙碌,只剩下丁倩一人守着这排空寂的土房。
两边的屋子不再生火,丁倩夹在中间的房间便成了寒气汇聚的冰窟。
有时她甚至觉得,屋外凛冽的空气都比这四壁透风的屋子暖和些许。
那冻透的大地像一块巨大的冰疙瘩,而这屋子就是个贪婪吸吮热量的冰窟窿,她身上那点微薄的热量,根本填不满它的胃口。
丁倩坐在那冰冷的土炕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却充满了坚定。
她知道,这是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无论有多艰难,她都要紧紧抓住。
她又看了看手中的证明信,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了怀里,仿佛那是她的全部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丁倩更加努力地备考。
白天,她在生产队里干完活后,就会找个安静的地方,拿出书本认真复习。
晚上,即使屋子冷得像冰窖,她也会点上油灯,坚持学习到深夜。
她的手指被冻得通红,甚至有些麻木了,但她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有时候,她会想起张铁生,想起他的那封信,想起那个混乱的时代。
但她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张铁生不一样,她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她要用自己的努力去书写属于自己的未来。
丁倩盯着炕边那堆日渐萎缩的煤块,眉头拧成了死结。
黑亮亮的煤块本该是寒冬里的救命稻草,可现在看着它们一天天变少,她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着,越收越紧。
这都是因为前阵子膝盖旧伤突然复发,她连下床都费劲,硬生生错过了大队集体去公社经销部拉冬煤的日子。
“这点煤,撑死了也就够烧十天半个月,往后这俩月可咋熬?”
她蹲在地上,指尖轻轻碰了碰冰凉的煤块,声音里满是焦虑。
为了省煤,她不得不把炕灶的火压到最小,白天几乎不烧火,只有到了后半夜实在冻得受不了,才敢添一小块煤。
:()1977年高考又一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