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你想到的其他事情
按照这个方法坚持4周,你会发现有意外的惊喜。
接受测试的人发现他们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耐心也大大增强了。
我自己也有一套自我反思的方法。
这里我用图例模型来展示这个训练过程及其将达到的效果。
每次实践后全面反思这次实践的过程,并在下次实践中有所改进,如此循环往复。
如图2-11所示,自我反思是一个从金字塔底端到达顶端的过程,这是一个成熟的模型。
从实践1——反思1——实践2——反思2——……实践N——反思N……如此坚持下来,你的发展将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逐渐走高,达到金字塔的最顶端。
这些进步通过你的思维来实现,未必需要有什么实际的物质产品。
因此在我的图形中你并不是沿着金字塔实体在攀登,而是如武林高手般悬空而上。
你不妨将这种辛苦的训练当作是武林高手的修行。
图2-11反思金字塔模型
这一模型的实现需要以旁观者的角度从自我经历中梳理出因果关系、寻找规律,甚至是无情地揭露自己的缺点,而不是主观地去美化自己或努力为自己找借口。
做到对自己“旁观者清”
,你就是一个勇者。
虽然现在我多次向人讲授演讲的经验,但可以想象,我初次登上演讲台时也有些狼狈。
数年前,当我以为做好万全准备,自信满满上台时,收获的却是同样的紧张。
我原本以为,听众们会十分期待我的演讲。
可到了真实场景中,才发现当听众还不了解我,他们并未对我有天然的期待和关注,而恰逢我准备的只是“常规演讲稿”
,这其中没有包含许多所谓的“技术”
与“故事”
去吸引他们。
可以预见,听众对我“近于平静”
的反应,让我失望万分!
过后,我反复观观看当时的演讲录像视频,反思其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
我看到很多我认为精彩的地方听众并未鼓掌,而有些我不以为然的内容竟使他们开怀大笑,他们的反应明显使我有点慌张,也说明我还无法把握他们的“反应节奏”
。
同时我留意到,随着我演讲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听众开始专注于听我说了,这说明我的演讲内容和风格还是很能吸引人的:这是我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优点。
有了第一次的经历与反思,在准备第二次演讲时,我便开始注意提升把握观众情绪的技巧,同时继续发扬我已有的优势。
从第二次的录像视频来看,我的表情里明显从容许多,不再对观众的反应措手不及。
虽然第二次演讲没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我依旧对演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我的进步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经过第二次演讲、第二次反思、第三次演讲、第三次反思……第N次演讲、第N次反思,我的演讲一次比一次有感染力。
现在,我在演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从来没有速成的技巧和诀窍,唯一的成功法门便是实践与反思的无限循环。
图2-12张萌对2013年模拟APEC青年活动优秀学员进行培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