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回顾当初创业的故事,他总是微笑着说:“Nomagic,allyouneedispractice.(没有魔法,只需实践。
)”
[1]是的,没有魔法。
一切成功都源于从青年时期就开始的扎实实践。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从小有个外交梦,2005年考入了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与我的梦想相去甚远。
每天在实验室,与数学、物理学科为伴,让我越发感到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于是我选择退学回到家乡,再次参加2006年的高考(即使2005年辽宁高考是大综合,而2006年的高考政策是文综合,两年相去甚远!
)。
经过艰难的复读磨砺,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四年后,除了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外,还辅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双学位。
在本科学习结束后,我没有继续单纯学习英语专业,而是转向了新的兴趣点——语言学和脑与认知科学跨学科专业。
我不断实践着自己的梦想,从不怕犯错,因为我始终相信人生会给青年充足的机会尝试错误和失败,以获得最宝贵的经验。
图2-1张萌在第40届世界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发言并与中国著名语言学专家胡壮麟(左四)教授合影
青年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技能。
2011年我在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挂职锻炼时,处长曾对我说,你们博士生来挂职时常让我们不知所措。
虽然博士生学历高,可是却缺乏很多基本的工作技能。
我在创办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许多在各自专业领域里数一数二的大学生们到工作室来工作,却连基本的办公设备都不会使用,每个都需要我手把手地教一遍。
我的科研助理刚来时也不懂工作程序,有一次她还未向我申报心理实验经费,就已在网上发布信息招收“被试”
了。
他们这些青年人无不都通过广泛实践不断磨炼、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现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我的成员们对工作都已得心应手。
针对青年们这些特点,我们的工作室有意为青年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
按照不同企业的具体需求,着力培养大三、大四那些已经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实践能力,为企业“订制”
人才。
这样,当这些学生毕业时,便已在实践中掌握了一些工作经验。
我们都知道任何工作单位都对刚迈出校门、对工作一无所知的大学生非常头疼:他们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培训一个应届毕业生,这无疑将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
就连公务员招收考试也不例外,很多岗位都需要应聘者有两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
企业更是如此,在许多招聘岗位上,赫然写明需要多少年的工作经验,这无疑将应届毕业生排除在外,使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企业不愿承担培训新手的成本,而大学生们此时显得无助又无辜。
现在,我们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愿意成为桥梁,承担起这个培养青年实践能力的责任。
图2-2张萌当选2009年“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并接受颁奖
[1]谭锐锋:《全球富豪们三十岁时都在做什么——给即将三十岁的人们》,载http:blog.sina..sblog_4da200f60100k0z6.html,2010-07-202013-10-0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