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治灾 人与自然互渗的修复活动(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节治灾:人与自然互渗的修复活动

banner"

>

除开世界性、毁灭性的大洪水之外,原始人类还会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干旱、洪水等。

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中国先民不是逃跑,不是躲避,也不是迁徙,而是通过伟大的实践活动治理自然灾害。

但是,这种对自然灾害的治理,不是破坏性的,而是修复性的,是人与自然互渗的努力,亦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常规秩序的恢复。

一、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

,讲述的是女娲战胜地震灾害,恢复自然秩序的实践活动,被公认为中国远古文化最具魅力的神话之一。

而“女娲补天”

,亦被认为是中国先民通过与自然互渗的修复,实现宇宙天地之间的和谐共生活动的开端。

从此,中国原始先民一次又一次勇敢地面对并治理自然灾害,使之成为中国生活实践与文明发展形式的常态。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女娲的功绩主要有二:一是造人,二是补天。

据说,女娲创造人类之后,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

一天自然突然灾难降临,据汉《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1]这段文字描述了当时灾难突发时的严重情况:天的职责是“兼覆”

,因为支撑天的四根大柱子折断了,塌开了一个大漏洞,不能全部覆盖住大地,所以大火从天而降;地的责任是“周载”

,因为遇上了强烈的地震,断开了大裂缝,不能普遍负载着万物,所以洪水从地下涌出;由于“天失其职”

“地失其责”

,而引发了水火之灾,因有水火之灾,又造成了天地之间“万物失其所”

,即人类逃离了家园、禽兽窜出了山林,一时之间,猛兽吃人民、凶禽抓老弱,宇宙秩序大乱,原始先民挣扎在天灾、地难、禽祸、兽害的多重苦难之中。

关于灾害发生的原因,司马贞《补三皇本纪》中有所解说:“女娲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

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融,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

[2]也就是说是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为争夺霸权而发生战争,共工失败后恼羞成怒,以头触不周山,从而引发自然灾害。

其实,因权力之争引发灾害,这只是原始先民的想象罢了。

当地震、洪灾、山体塌方等从天而降的时候,处于蒙昧状态的先民不能解释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因此他们只能凭借生活的经验进行猜度。

而在原始先民心里可能想到的最残酷的情景就是以杀人、破坏为主要内容的战争。

所以,几乎所有的灾害神话,都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洪水的灾难,说是天帝与水神的战争;来自火灾的劫难,说是火神战争,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女娲补天”

神话虽然包裹了一层“天神战争”

的外壳,但其原型也只能是自然引发的灾害。

对女娲补天中引发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历代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探讨:有陨石说、洪水说、极光说、火山爆发说、地震说等众多学术观点,其中吴伯田、王金寿、王毅等学者认为女娲补天神话与地震有关系,本文亦赞同“地震说”

这一观点。

如果说古籍所载和民间传说,缺乏可靠的事实证据,那么2008年的汶川地震与2010年的玉树地震,则为解读女娲补天提供了大量新的事实证据,能更加清楚和深刻地接近客观事实的原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