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说文解字注》释山云:“山,宣也。
谓能宣郁气,生万物也。
有石而高象形。”
[2]在原始先民看来,山物产丰富,能蕴生万物,是人类的创生本原和生命始基,故能沟通天地。
加之,山是积土而成,“有石而高象形”
,高大巍峨,抬眼望去,直插天庭,似乎真能与天相通;登之,则云雾萦绕,深不见底,宛如仙境。
于是,在原始先民眼里,山既神秘莫测又高不可攀,是沟通天界与人界的圣物。
因为,山离天最近,因此,古人常登山祭天,认为这样天神较容易接受祭品,山上盟誓天神也能听得清晰。
故高大的泰山就是上古帝王重要的祭天场所之一。
由是观之,原始先民选择高山作为登天之梯,一是源于山外形之高大,一是源于山内在物产之丰富,由此产生膜拜心理,并把他们最大的梦想——登天寄托于山。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原始先民眼中越是神圣之物,就越是他们日常能接触的最自然的东西,一旦这些东西,他们既熟悉,又不能说清其中之妙,便会赋予其神格与人格。
山,是原始先民最熟悉的,但他们又始终说不清山为何物产丰富,为何直入云霄,便会形成一系列的神话意象,表述他们内心对山的认识以及对秩序世界的解读。
这样看来,原始先民日常的世界与神圣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叠加的,甚至是合一的,日常的世界是神圣世界的来源与基础,没有也不存在完全脱离日常世界的神圣世界。
于是,很多民族都有着关于宇宙山的神话,并认为自己的宇宙山就是大地的中心,受到神灵的特别的眷顾。
四川北川县羌族神话《木姐珠和斗安珠》神话中,天底下有座山是和天连在一起的。
地上的人可以爬到天上去,天上的人可以跑到地上来……天神把五谷杂粮和猪、鸡等物交给木姐珠带回地上;布依族神话《造万物歌》说,凡人能够经由高山上天,高山是沟通人神的工具。
翁杰造的山最高,翁杰造的坡最大。
高山能上天,凡人才上天。
高坡能攀雾,凡人才攀雾;蒙古族神话《麦德尔神女开天辟地》说,浑沌大水里,有座登天的神山——须弥宝山,须弥宝山是原来大地上最高的山,是登天的梯子;等等。
除开以山作为沟通天地的天梯,在中国神话中,以巨树当作天梯的也十分普遍。
古籍记载建木、若木、扶桑、穷桑、寻木、马桑树等,都属于作为天梯的神树。
(1)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淮南子·坠形篇》
(2)天下之高者,有扶桑无枝木焉,上至于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
——《古小说钩沉》辑《玄中记》
(3)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山海经·海内经》
建木、扶桑等,这些公认天梯或者说是宇宙树,身高多达数千丈,耸立在天地之间。
其中,建木有细长的树干,两旁不生枝条,只在树的顶端才生了些弯弯曲曲的树枝,盘绕起来像一把伞盖,树根也是盘曲交错的。
更使人奇怪的是,它的树干一拉,就有软绵绵的扯不断的树皮剥落下来,像缨带又像黄蛇。
据说伏羲就是第一个去爬这棵树的人[3]。
在广汉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神树上,有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等,专家认为,这种神树的原型,有可能就是建木。
后来“建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