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五 郁达夫 钱锺书 张爱玲(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沉沦》中的“他”

来自富春江上的小市,三岁丧父,少年贫苦,大哥是法官,二哥是军人,留学日本……“他”

多愁善感,忧郁软弱,甚至带点神经质;但“他”

内心正直,满腹经纶,“他”

的言行、举止、风度无不透射出作者自己的气质,甚至“他”

的外貌特征也是作家自己的自画像。

当然,我们不能把“他”

、“文朴”

、“于质夫”

、“伊人”

等人物与作家本人机械等同,但读者还是能够从这些主人公的漂泊身世、坎坷遭遇和苦闷情怀中辨认出郁达夫的身影和气质。

“主观抒情”

也同样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

产生于私人生活的个人言说,使郁达夫小说的所有结构因素具有鲜明的自我性,也使他的小说更多地注目于“心内之情”

,从而更接近于心灵奥秘的自诉。

不管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摹,还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都融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

“自我”

“主观”

与“抒情”

的密切结合,形成了郁达夫小说的抒情性特征。

“情绪结构”

,主要是针对小说的叙述方式与策略而言的。

郁达夫小说的反常规性,表现在他并不重视有头有尾的情节,或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环境之于人物行为的变化制约,在他这里也是有意被忽略的。

郁达夫小说往往以抒情主人公自叙为单一线索缓慢展开,以人物的情绪变化作为小说的发展线索,有意漠视小说情节的完整性,被强化的是抒情主人公的情绪。

自我的行动和命运构成作品的情节,自我的所见所闻就是作品的环境,自我的情绪起伏形成作品的节奏,自我的内心冲突导致作品的**。

情绪的流动节奏或情绪的变幻空间,成为他对小说结构进行处理的基本参照。

因此,“无情节”

、“无中心”

、主题虚化、人物模糊等,也就成为他的小说与一般小说相比所具有的差异性。

他在小说创作方面并非刻意营构的叙事结构与策略,为中国小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郁达夫小说的文体意义在于:第一,意味着小说审美素质的增新,它开始向人的心灵世界开掘,探索人的心灵底蕴,人的情感、心绪成为了小说建构的主体;第二,意味着小说功能的开拓,它不仅拥有叙事功能、描写功能,而且开始真正拥有了抒情功能;第三,意味着小说叙事视角的开始更换,由外视角变为内视角。

钱锺书(1910—1998)主要从事学术研究,但其为数不多的文学创作却为他赢得巨大名声。

基于对东西方文化精深渊博的把握和对世态人情细致入微的体察,其文学创作的讽刺个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和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均表现了其独特的讽刺才华。

《围城》的讽刺性特征,首先表现为通过“围城”

之喻实现对人生或生命的深层讽喻,其次表现为通过漫画式描摹世态人情和知识分子窘态,针砭各种社会弊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