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五四时期的文学(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节五四时期的文学

banner"

>

从五四文学发生与生成的过程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值得关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生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替代旧文学的可能性,而五四新文学运动在后来又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们共同为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舆论工具,像《青年杂志》《北京晨报》《国民日报》《申报》等,以后都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借以发展并壮大自身的有力工具。

就文学领域而言,五四新文学的开端是以胡适、陈独秀分别发表在1917年《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为标志的。

前者提出了对中国文学进行改革的具体方式,后者则阐述了“文学革命”

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就两文的精神实质看,则鲜明地继承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启蒙主题。

他们的立论指向明确,以“白话文学”

否定“文言文学”

,强调文学的“平民性”

,批判传统文学的贵族性质,提倡“写实”

和“抒情”

的文学,并特别指出文学应当关注现实与个人,剔除文学的伪饰与浮华。

这一时期,“旧文学”

与“新文学”

的有意界划与区别,表明了新文学在建设过程中的批判性和斗争性。

从1917年至1925年前后,“新文学阵营”

与“旧文学营垒”

之间有过三次比较激烈的交锋。

维护旧文学的代表人物如林纾、章士钊和“学衡派”

,虽然他们的身份、学养和动机各有不同,但反对新文学的立场是一致的。

众多新文学社团的出现,是五四时期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现象。

一方面表明新文学阵营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证实了新文学因为契合时代需要,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效仿。

据统计,1921年至1927年间,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文学团体有100多个。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等影响较大。

1921年1月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该会在鼎盛时会员达170余人,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沈雁冰(茅盾)、叶圣陶、许地山、郑振铎、朱自清、冰心、黄庐隐等。

文学研究会接编并改革了《小说月报》这个老牌刊物,并创办《文学旬刊》《诗》等。

文学研究会明确提出,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为己任,在创作上奉行“写实主义”

,认为“文学是与人生很切紧的一种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我靠充钱当武帝我靠生崽火爆全星际姜丝阿伽雷斯我要做阁老混迹海贼世界的白熊带着LOL电竞经理系统回S3小良药一胎两宝:总裁爹地哪里逃重生浪潮之巅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我从不开挂虎出山神州雁回糟糕!总裁你的新娘是大佬成神从种田开始我在山海经成神萌宝妈咪是机长斗罗:蛛皇传说美漫大魔王墨尔本,算到爱欢想世界[娱乐圈]姐妹,搞桃浦吗在影视世界里降妖除魔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