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何其芳 丰子恺 李广田(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及其作者的许多朋友等。

(4)此外,还有些偶一涉笔的人,如《野店》中的旅客等。

这些人物群落合起来,便组成了特定时空中人生的整体轮廓。

关于“人”

的思考,是李广田散文创作中一条贯穿始终的思想线索。

在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上呈现出两种情形——对人的历史思考和对人的时代把握。

出现在历史范畴里的“人”

,大多数都是非自我的存在,客观的描叙传达出生活的真实,真实的文化氛围规定了人物命运的宿命性——这正是李广田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

从李广田对人物的凄婉哀诉中,包裹着他历史思考的特有审美情调:是在叙述,也是在感叹;是回忆性的写真,又是今日理智牵导下的全新审视。

在发现人的不幸的同时,也自然表露了社会的悲剧和文化的式微。

《过失》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

直到现在,只要想起这件事,也还觉得是自己的一件过失,当然,要在自己家里的窗前建一座小小花园的梦,是早没有了,所担心的,只怕上了年纪的父亲还难免有一棵枸杞树的记忆。

至于那位曾经允许我移植月季花的舅爷呢,听说近来也还是在贫困中过着闲散的日子,养养鸟,种种花,也是老境了,据说又自己学着吹什么唢呐。

这是自责?还是责他?童稚的梦幻似有着沉沉的悲哀,引人向深处思考。

对“人”

作现实的思考的,更多地体现在自我的内心独白或寓言体的散文篇什中。

这些文字,都是一些极精致的自我情绪意象化的结晶。

与那些写实的文字绝不同,没有什么时间和方位,也没有刻意驱使我们去到在现实中寻找相呼应的人物,自然也没有什么情节。

通篇是自我活动的大空间,即使出现现实中的事物,也均被赋予象征的意味,实际上完全可以将之当作诗来读的。

《马蹄》《树》就是这一类的作品。

三、从现实的感伤走向理想的象征。

以散文集《雀蓑记》为界,李广田散文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

“对现实的感伤”

——这是李广田30年代前期的思想特色。

这一思想不但包含着他对未来理想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他在艺术创造中的审美情调的调制上。

对故土人事风物的赞美,并且不讳饰自我的乡村文化情感,这恰恰说明李广田在有意抗拒着现实。

以感伤的口吻所叙述的故土人物,虽然并不是作者理想根植的最后归宿,但它起码还可以给人以温暖。

与前期相比,李广田后期创作则淡化了感伤的情调,而呈现出某种“理想的象征”

境界。

具体而言,就是作者不再执著于观照现实的写实和对生活过程具体情景的眷顾,而是抽身出来,尽量居于人和事的高处,在对事件的描摹中把自己的现实感觉糅进去,以凸显空灵。

比如他在后期有情节和人物的散文写作中,有意使用寓言体就是明证。

人物不再是生活中实有原型的照搬,而成为作者某种理念的象征,情节过程也不再具有展示人物性格的功能,而是象征意念与现实发生联系的过程,散文的意境明显地有了理念性、超生活性。

《山之子》《谢落》正是这种创作的代表,故事中包含的意蕴主要通过夹在叙述过程中若有若无的议论来升华。

这种特征正预示了散文集《回声》(1943年)、《日记随笔》(1946年)中杂文笔法的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